【原创】奥数解析(三十一)长方体和正方体(下)

标签:
五年级奥数 |
分类: 五年级奥数&课件 |
《奥赛天天练》第31讲,模仿训练,练习1
【题目】:
如图是一个表面涂满了红色的正方体,在它的每个面上都等距离地切两刀。问:(1)三个面涂有红色的有几个?
(2)两个面涂有红色的有几个?
(3)一个面涂有红色的有几个?
(4)都没有红色的有几个?
【解析】:
观察上图,原正方体被切成了27个小正方体,每层9个,共3层,每个小正方体朝外的面都是红色的,切面不是红色。
位于原正方体8个顶点角上的小正方体切下后,有3个面朝外涂有红色,所以:三个面涂有红色的小正方体有8个;
位于原正方体每条棱正中的小正方体,有2个面朝外涂有红色,正方体有12条棱,所以:两个面涂有红色的小正方体有12个;
位于原正方体每个面正中的小正方体,只有一个面朝外涂有红色,正方体有6个面,所以;一个面涂有红色的正方体有6个;
27-8-12-6﹦1(个)
位于原正方体正中心的位置,还有1个小正方体,6个面都不朝外,都没有红色。
《奥赛天天练》第31讲,模仿训练,练习2
【题目】:
一块正方体木块,棱长为10厘米,第一次在上面挖去一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洞,第二次再在第一个小洞的底部中心挖去一个棱长0.5厘米的小洞,第三次再在第二个小洞的中心挖去一个棱长0.25厘米的小洞,此时所得的几何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解析】:
如下图:
http://s16/mw690/006UP92yzy7foqoUaon0f&690
在正方体上面挖去一个棱长1厘米的小洞,表面减少部分面积等于挖去的小正方体的上面面积,增加部分面积等于挖去的小正方体4个侧面和1个底面的面积和,减少部分面积和底面面积相等抵消,所得几何体表面积比原正方体表面积增加了一个挖去的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的侧面积。
同理,第二次挖洞,几何体的表面积增加了一个棱长0.5厘米的小正方体的侧面积;第三次挖洞,几何体的表面积增加了一个棱长0.25厘米的小正方体的侧面积。
第三次挖洞后,此时所得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10×10×6+1×1×4+0.5×0.5×4+0.25×0.25×4﹦605.25(平方厘米)
《奥赛天天练》第31讲,巩固训练,习题1
【题目】:
如图所示是4个正方体粘合而成的模型,它们的棱长分别是2米、3米、4米、5米,要在表面涂刷油漆,如果大正方体下面不涂,则涂油漆的面积是多少?
【解析】:
一个大正方体(棱长5米)下面不涂,涂漆面积为大正方体的5个面的面积和;每往上粘合一个小一些的正方体,涂漆面积减少一个小正方体的粘合面,增加小正方体的另外5个面,纯增加涂漆面积就是粘合小正方体的4个侧面。
所以4个正方体粘合而成的模型的涂漆面积为:
5×5×5+4×4×4+3×3×4+2×2×4﹦241(平方米)。
《奥赛天天练》第31讲,巩固训练,习题2
【题目】:
一个长方体,如果长增加5厘米,则体积增加150立方厘米;如果宽增加4厘米,则体积增加160立方厘米;如果高增加3厘米,则体积增加144立方厘米。问原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解析】:
长方体的长增加5厘米,体积增加150立方厘米,增加部分体积,就是一个以原长方体宽高面为底面、以5厘米为高的长方体,可以求出原长方体宽高面面积为:150÷5﹦30(平方厘米)。
同理可以求出原长方体长高面面积为:160÷4﹦40(平方厘米);
原长方体长宽面面积为:144÷3﹦46(平方厘米)。
所以原长方体的表面积为:
(30+40+46)×2﹦232(平方厘米)。
《奥赛天天练》第31讲,拓展提高,习题1
【题目】:
如图所示是一堆黄土,图中A的面积是25平方米,B的面积是15平方米,h是4米。现在要把A处的土推向B处,使A,B两处同样高,A处下降了几米?
【解析】:
先求出A处高出B处那部分黄土的体积:
25×4﹦100(立方米)。
把A处的土推向B处,使A,B两处同样高,即把这100立方米土平铺到A,B两处,这时比平铺前高度增加:
100÷(25+15)﹦2.5(米)。
所以,平铺后A处比原来下降了:
4-2.5﹦1.5(米)。
《奥赛天天练》第31讲,拓展提高,习题2
【题目】:
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是一个边长为60厘米的正方形,容器里直立着一个高1米,底面边长为15厘米的长方体铁块,这时容器里的水深为0.5米。现在把铁块轻轻地向上提起24厘米,那么露出水面的铁块上被水浸湿的部分长多少厘米?
【解析】:
解法一:总算总除。
0.5米﹦50厘米
由题中条件可知,长方体铁块开始被浸湿部分总长为50厘米,容器中水的体积为:60×60×50-15×15×50﹦168750(立方厘米)。
铁块提起24厘米之后,铁块底面以下部分水的体积为:
60×60×24﹦86400(立方厘米)。
则铁块提前24厘米后,铁块被浸没部分长度为:
(168750-86400)÷(60×60-15×15)﹦24.4(厘米)。
所以铁块提前24厘米后,露出水面的铁块上被水浸湿的部分长为:
50-24.4﹦25.6(厘米)。
解法二:分别计算。
假设容器中的水不流动,长方体铁块提起24厘米,则铁块露出水面的部分浸湿24厘米,铁块下方有一块底面边长15厘米、高24厘米的空隙。
要填满铁块下方的空隙,容器里的水位还会下落:
15×15×24÷(60×60-15×15)﹦1.6(厘米)。
所以所以铁块提前24厘米后,露出水面的铁块上被水浸湿的部分长为:
24+1.6﹦25.6(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