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月的电视采访作业是人物专题的报道,在本次作业中,我担任的是前期策划。
其实我就是半个策划,等到后面真正拍摄和剪辑的时候,写好的策划会根据具体情况而进行一些变动。
视频作业就是这样,变动永远都不可避免。
这也相当于进行了二次艺术创作,使得视频内容更加丰富饱满,也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了。
作为前期策划,寻找合适的专题人物很重要。
我想我是幸运的,因为我在那么多人中,第一眼,就确定了我想要找的那个人。
那天下午,我首选的地点是菜市场。可能这是作为写手的习惯吧,总觉得菜市场就是一个世间冷暖、人生百态最为聚集的地方。
我绕着菜市场转了整整一圈,没有找到那种合适的感觉,就在以为没有希望打算要放弃的时候,我突然看到了,布鞋。
没错,就是因为布鞋,我才找到了那个我自己感觉很合适的人选。
其实我挺庆幸自己当时在心里默默吐槽了那么一句话,不会吧,菜市场还卖鞋!
如果没有内心一闪而过的惊诧,我或许就会错过杨阿姨,错过这个接下来即将要讲的故事了。
还有一个私人原因是,我小时候只穿过一次布鞋,但我心里却有很深的布鞋情结,经常会羡慕那些穿布鞋来上学的同学。
我想,找到杨阿姨,是阴差阳错,也是命中注定吧。
我借着买菜的名义和杨阿姨在那里说话,过了几分钟,当我终于鼓起勇气说出自己请求的时候,她想也没想地就拒绝了我。
说实话,我挺受挫的。
但作为陕西女生,我的倔犟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的。一旦认定了,我软磨硬泡、死乞白赖也要拿下自己想要的。
于是我就说,好吧,谢谢阿姨,真是抱歉,打扰了你这么长时间。
其实我心里却在打着小算盘,想着明天再来,反正时间还很多,我有足够的耐心等她同意。不同意我也要想尽办法让她同意。
我一向内敛,不善言谈,脸皮也薄,但很多时候,为了听一个故事,或者为了写好一个故事,我常常会厚着脸皮,和故事的原型坐在那里,凑上去,没话找话说,直至那个人愿意主动和我说话了,我才会变成最初的我。
我也一向没耐心,但对于自己认定的人与事,却有足够的耐心,以及好脾气。
就在我要付钱的时候,一条短信突然发了过来,提示我没话费了。没话费,也就意味着我用不了流量了,菜自然也买不了了。
我觉得很尴尬,虽然阿姨说没事没事,但我心里却过意不去。
就去附近的一个摊主那里借钱交了话费,等流量终于可以用的时候,我还了钱,也顺便把买菜的钱也付了。
我想,如果没有这一意外情况,我可能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说服杨阿姨了。
因为在付钱后,我并没有急着走,而是借着闲聊的名义继续请求她。
中间的过程,十分的有趣,在我死乞白赖、软磨硬泡之下,阿姨终于答应了。
阿姨说,她不知道怎么说。我说,没事,你就像今天和我拉家常一样,随便聊,不要把我当记者,当倾听者就好了。
我们约好第二天细聊,不知道为什么,我心里十分坚定,认为自己的选择是对的。所以,我只准备了A方案,B方案想都没有想。
刚开始和阿姨聊天的时候,一直是我在问,然后她回答,生硬地不能再生硬了。
后来我决定,只要一有时间我就去阿姨那里帮忙。
所谓“山不就我,我去就山”,大抵就是如此。
阿姨刚开始对我只当是陌生人,有点生疏,后来去的次数多了,我们就熟悉了。
有些话,阿姨自然而然就告诉了我。
在倾听和记录的过程中,我对她,从最初的心疼,逐渐变成了钦佩和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