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后来的我……

(2018-07-04 02:30:57)
标签:

杂谈

http://s1/large/006SpM4yzy7lKQ2leOA70

        而今的我,终于勉强成为了一个合格的写作者,也终于理解了,那些前辈们苦口婆心的教诲,以及他们无数次的欲言又止,到底是为什么了。
        而今的我,突然间就变成了曾经的他们,扮演着前辈的身份,给新人讲述各种写作的方法。
        他们称我为“学姐”,或者“木子姐姐”,有那么一刻,我突然想起了曾经年少时的自己,猛地觉得,长大真是一件既可喜又可悲的事。
        不想长大,但为了梦想,却又不得不努力成长起来,然后把自己磨成一把利器。

                                                                 ——前言
       
        那天我加了一个博客微信交流群,虽然明知道里面会有各种各样奇葩的人和事出现,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加入。
        在我看来,出现这类情况,是一件挺正常的事。如果没有,反倒才不正常了。
        群里有部分是新人,他们似乎就是为了说闲话而存在的。每次我打开群聊时,都会发现,群里被他们的对话给刷屏了。
        刷屏就刷屏吧,这也没什么,但对话的内容,到了最后,却越来越粗俗了,甚至都是一些毫无意义可言的话语。
        这让我一下子就失去了继续看下去的兴趣了。
        不知是为了哗众取宠,还是为了显摆自己懂得多,总要时不时地在群里说话。
        我想着,说话是一门学问,有些东西自己并不懂,那就最好不要不懂装懂。
        也许你自己觉得你说得对,但抱歉的是,如果碰巧说对了还好,说错了的话,那就很尴尬了。
        遇上好心人,他们并不会说破你的错误,如果一定要说的话,也只是很委婉地给你提出来,或者私聊你。
        遇上那些对写作要求很严苛的人的话,他们并不会给你留任何情面,直接当众就把错误指了出来。
        在很多情况下,我都属于第二种。
        这么多年了,我还是习惯性地喜欢“咄咄逼人”。也许吧,也许我对写作真的太过严苛了,以至于很多学弟学妹在让我给他们修改作文时,都这样说道,木子姐姐一点儿也不给人留情面。
        我刚开始还会问我自己,我是不是应该宽容一点?
        后来时间长了,我突然觉得,像写作这么重要的事,真的马虎不得!尤其是他们其中有很多人未来都想要从事写作这方面的工作。
        既然选择了写作,那么从一开始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
        于是,习惯了每次“不留情面”,也习惯了每次“咄咄逼人”,在后来看到这类情况时,我都忍不住想要指出来。
        当然,每个人都有发表言论的权利。但我觉得,在每次开口前,还是要记得把思想带上,千万别说一些大白话,套话,以及空话。
        之所以说群里部分新人幼稚,不是说他们真的幼稚,而是怀疑他们在说话时到底有没有过脑子。
        其中有人反驳道,顾名思义,幼稚就是小,既然小,就应该让着他等等之类的话。
        记得我当时的回答是,很抱歉,并不会有人因为你是新人就一定要照顾你。
        或许他不知道,此刻的他,就是曾经年少时的我。自以为是,唯我独尊,总觉得别人说的不对,自己说的才是对的。因为不服气,总是喜欢与别人抬杠。
        那个时候的我也没少和别人抬杠。
        这个人和我抬杠时,总喜欢挑我的字眼。因为我最初也是从他的字眼开始说起的。
        我当时语气很好,从头到尾都是很和气地告诉他,说,建议他先去看看《现代汉语词典》。
        词汇是基础,其次就是语言的组织能力。记得我当时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一个形容词。
         “意味”一词怎么能用“多”来修饰呢?我一直搞不懂。我觉得那句话可以改成“意味很深”,但这位小朋友表示,为什么要抓着细节不放呢?
        细节?写作的基础本就是注重细节,地基没有打好,盖出的楼房是什么样的,可想而知,写文章也是一样的。
        我还建议他,让他去看一下散文和小说的定义。
        这个是因为群里有人发了一篇文章,小朋友在底下评论了一下。
        评论没有错,我只是觉得,在评论之前,麻烦评论的人先搞清楚文体后再评论也不迟。
        散文就是散文,小说就是小说,其间虽有相似之处,但还是可以一眼看出来的。况且,写那篇文章的人后来说了,那是他的真实经历。
        既然是真实经历,那肯定就是散文了,请问你所说的小说文体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给小朋友的最后一个建议是,多看书。
        我一般是不定时地去看微信消息,每次打开微信,时时刻刻,群里都有他的话存在。
        有那么多说闲话的时间,还不如去多看看书。最起码在聊天的时候,不要问那么多常识问题,也不要尽说一些没有意义的话来。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以文交友的博客微信群,并不是一个让你来说闲话的群。
        其次,有些问题,有些话,都可以私聊,尽量不要在群里提。这是最起码的尊重。
        好吧,你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你年龄小。
        没关系,等你上大学了,你就会知道,这个世界从不会因为你小,就那么轻易地原谅了犯错误的你。更不会因为你是新人,就特殊照顾一下你。
        年少并不是你犯错的借口,即便此时你并没有犯错,或者犯的也只是一些小错误。
        ……
        上面这些话,对于新人来说,他们只会不屑一顾,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就像曾经的我那样。
        但等到他们同我一样,变成了写手界的前辈,那个时候,自然而然就会懂了。
        其实我们都一样,都是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晚辈变成前辈的。
        我感谢那些曾经帮过我的写手界的前辈们,谢谢他们,让我变成了更好的自己。
        我感谢而今我遇到的这些新人,是他们,让我重新年少了一次。
        虽然其间有很多人都觉得我过于严苛了,但正是因为这份严苛,才让我们一路相互信任,相互扶持,磕磕绊绊地走到了现在。
        后来的我,终于变成了曾经的你们。
        后来的我,也遇见了同曾经的我一样的他们。
        他们唤我“学姐”,一如当初我唤你们“学姐学长”一样。
        他们年轻、热血,而我,却早已不复最初的年轻和热血了。
        就这样,我长大了。
        不想长大,却又不得不长大。不由得感慨,长大真是一件既可喜又可悲的事啊!
        可喜,是因为我终于变成了自己想要成为的模样。可悲,是因为我再也找不回从前那个倔强又热血的自己了。
        后来的我,就这样,静静地长大了。
        再见了,再也回不去的年少时光!再见了,那个年少时的自己!
        再见,再也不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