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只是突然想起你……

(2018-02-08 13:05:54)
标签:

杂谈

http://s1/large/006SpM4yzy7i0FDguuKba

http://s1/large/006SpM4yzy7i0JgaTANd5

http://s1/large/006SpM4yzy7i0JgZ5rh27

时隔多年,你还是最初的你-----淡雅,端庄。 那么,就让时光静止在这一刻吧。 让你留在我的回忆里,永远不会老去!

赵瑞琴老师:

       展信佳,见信如唔!
       那天,2月6日那天,我并不确定,自己看到的那个人是不是你。
       其实,我很期待是你,却害怕那个人不是你。
       那天和姐姐去逛超市,途经咸林食苑,在咸林食苑大概一百米处那里,遇见了你。
       我自言自语道,好像是我高一的语文老师,我要不要上前打一声招呼呢?犹豫了一会儿,我说,算了,还是装作没看见吧。
       这种在街道上遇见高中老师的戏码,对于和我一样已经上了大学的学生来说,在某一刻,是不知所措的。
       我不知道你是否看见了我,说实话,我希望你没有看到我。因为,我很害怕,害怕你看到那个曾经你非常看好后来却辜负了你厚望的学生。
      是的,我希望你看到的李君,是那个你期待中的模样-----坚强、勤奋、乐观,而不是那一刻有些狼狈,甚至是有些怯懦的李君。
       记得你曾问过我,想考哪所大学,当时我的回答是,四川大学。你说,川大的新闻系不错。
        是的,我最初的选择也是新闻系。毕业后,虽然没有考上四川大学,但是,也阴差阳错地被湖南一所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录取了,学的专业是新闻采编与制作,和最初的选择一样,不过不是川大罢了。
       而今想起这些,说“不后悔”是假的,但终究还是有些“物是人非”后的无力感。
       其实在高一的时候,我就已经猜到了自己最后的结局。但是,当时的我大抵认为“我命由我不由天”吧,倔强地选择改变那概率几乎为零的可能性。
       诚然,后来的我还是严重偏科。但是,我却在不断试图克服自己偏科的这一过程中,渐渐学会了取舍。
       对于我来说,舍弃一些细枝末节,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更何况是在面对一些非常重要的选择时,更是不易。    
       是的,我是一个非常“贪婪”的人,过去是,现在是,在未来,或许也和现在一样地“贪婪”吧,甚至是“贪得无厌”。一切的一切,也许是因为我的念旧吧。或者说,是因为我留恋那些不可多得的温暖吧。
       久而久之,也不知道有多久,反正久到连我自己都已经记得不大清楚了,这“念旧”的情怀,也就越发地厚重起来了。
       然而,即便我再怎么努力地去记录过去所发生的一切,但是,在强大的时间面前,我所作的这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甚至可以说是徒劳的。
       因为,留不住的。留下来的,也只是一些残存的记忆碎片,即便将这些碎片拼在一起,也拼不回故事最初的模样来。
       于是,我也终于理解了那句诗----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索性,也就顺其自然吧。
       高中的时候写了好几本日记,后来在搬家的时候,让我不小心给弄丢了。当时心疼了很久。那种心痛的感觉,说不上来。只是感觉像不会游泳的人溺水了一样,垂死挣扎也无济于事。
       高中的课本、资料书、试卷等等,凡是与高中有关的一切,我都没有留住。如果不是我执意要留,我想,我高中买的那么多的课外书,也会被我奶奶和姐姐强制性地卖掉吧。
       现在想想,其实卖掉了也好,眼不见心不烦,或许吧。但是,为什么我的心还是那么痛呢?甚至比以前更痛了。
       ……
       不知道为什么,我讨厌而今千篇一律的“回忆杀”,或者说,在我看来,这世间最美的回忆,莫过于自己所经历的这一切。荧屏上和小说中所展现的,终究是别人的青春,或者说,那是对所谓的“人生缺憾”的一种弥补罢了。镜中花,水中月,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谁又能说得清呢!
       而我的人生里,有关你的故事,竟是那般的少,可以说是“屈指可数”。真得是屈指可数吗?我不相信。
       只能说是,那时的我太大意了。我的目光,停留在你身上的时间太少了。而今能想起的,大抵只是那么一两件事罢了。一两件事,不提也罢。
        回忆有时候是痛苦的,有时候却是甜蜜的。
       记得在初二的时候,我有一次去图书馆,无意间看到了一本书-----《一不小心爱上你》。好吧,现在提起这本书,是有那么一点点“掉价”,而且我也已经很少去看这类言情小说了。
       我想说的是,这本小说被改编成了一部电视剧,是张翰主演的。不久前在图书馆找书的时候又一次看到了这本书,时隔四年,故事我也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只记得是虐恋,张翰主演的。
       我并没有再次去翻阅这本书,只是在看到这本书封面的时候突然想起了你。
       记得你曾经说过,你的女儿都已经上大学了,可是你的卧室里却贴了一张张翰的海报,有点幼稚。
       我倒觉得,老师你好可爱哦,真得很可爱!
       我并不是一个热衷于八卦的人,却怎么也想不通,都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为什么独独没有忘记这件事呢!
       想起你在说“慕容云海”时所展现的小女儿态的娇羞,想起你唇角那抹明媚的笑,仿佛,事情就发生在昨天。
       我并不觉得你“幼稚”,相反,我觉得你率真可爱极了!因为你也曾和我们一样年轻过,也一样有过“长发飘飘”的青春呀!
       在十七八岁的雨季里,你大抵也曾和我们一样肆意张扬过吧。又或者,你是一个乖乖女,但骨子里却流着向往自由的血液。
       《一起来看流星雨》热播的时候,我尚且还是个懵懵懂懂,不知何谓“青春”,也不知何谓“梦想”的叛逆少女呢!那时没有机会看,后来有机会看了,却早已过了憧憬“玛丽苏”的年纪了。有一次因为写作的原因,我看了那么几集,觉得,嗯,十分无趣。
       但那也是青春、也是少女心呀!有谁说过青春一定要平淡无奇呢,又有谁规定青春不能“玛丽苏”一点呢!
       嗯,怎么说呢,一个年龄段,就有一个年龄段对“青春”的理解。过去的我,也挺向往“玛丽苏”的,而今的我,许是因为沉浸在散文中太久了,对青春的理解,也渐渐趋于平淡,趋于现实了。
       我的青春呢,其实也没多少戏剧化的东西,像一杯温和的白开水,平平淡淡。偶尔换成一杯刚刚沏好的茶,苦涩中略带点甜味。
       ……
       说了这么多不找边际的话,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其实,我并不知道自己想要同你说些什么,只是纯粹地想要给你写一封简简单单的信罢了。
       好久都没有给你写过明信片了,都不知道该谈些什么了。
       我想,因为我所要从事的职业是记者,那么,在未来,我给你写明信片或写信的时间和机会也就越发地少了,甚至是“渐行渐远渐无书”。所以,在我突然想起你的这一刻,我想给你写封信。
       然而执笔间,我却有些胆怯了。以至于到现在,我已经不知道自己该如何继续写下去了。
        那么,我就暂且先写到这里吧。
        这是一封不长也不短的信,我写的不徐不疾,请你也不徐不疾地读下去。最好是挑一个温暖的午后,泡一杯咖啡,或者沏一杯茶,慢慢品味着……
       岁月静好,大抵如此。
       不过,这些话我应该写在信的开头,因为此刻的你早已把信都读完了。要不然,再读一遍吧。
       开玩笑的啦,只是希望你能原谅我那一天的无礼罢了。
       嗯,希望下一次久别重逢,不要像毕业后第一次相遇那样匆忙,也不要像那天那样狼狈。
       猝不及防的久别重逢,最是让人难忘,但最难忘的,莫过于你我还能再遇见!
       因为我已经长大了,我再也不是从前那个冒冒失失、懵懵懂懂的破小孩了。我要规划自己的未来,我要去努力追逐自己最初的梦想了。
       现实是残酷的,生活也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般诗意与浪漫。
       在我寒假这么多天的走访中,我终于理解何谓“生活不易”了。简简单单的四个字罢了,然而在这四个字背后,却有着说不尽的辛酸苦辣。
       曾经对“琴棋书画诗酒花”的憧憬早已不复存在了,而今满满都是对“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诸多感慨。
       许多人都说了我变了,变得成熟了。说实话,我的改变,离不开你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
       虽然在这个追求高大上的年代说什么“师恩难忘”很俗气,但是,我还是想说,赵老师,谢谢你!
        原谅我一直称呼“你”而不是尊称“您”,总感觉在称“您”的时候,我们之间总有什么阻挡着一样,很别扭。虽然我不喜欢亲近别人,就连我的亲人,我也会隔着些距离。
       但对于我来说,我的恩师,不仅限于是我的恩师,也是我的贵人,或者说是朋友也可以。
       我不会刻意去亲近别人,我只是希望,在不打扰你生活的前提下,仅限于在称呼上亲近于你。仅此而已。 
       不好意思,我没能控制住自己,又一次不小心说多了。
       好吧,那我就到此为止吧。
       最后,祝福你哦,我的知心姐姐,祝你幸福快乐,一世长安!也愿你且行且珍惜,在新的一年里,成为更好的自己!还有,寒假愉快哦!
  

                                                您的学生李小君至上
                                             ------2018年2月7日于华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诗与远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