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这里是农贸市场一个不怎么起眼的角落。
http://s1/large/006SpM4yzy7g6Oodrdt07这里靠近大马路,又是小区里居民经过最多的地方。 因为这里正在施工,地面上有许多的石子,也有水顺着地势流到了这里。 相比不远处的农贸市场中心,这里略显的偏僻一点。
我并没有放弃,而是来到了路口对面的地摊。 我知道,也许我依旧会和刚刚一样碰壁。 但是, 如果我不试一试,又怎么知道自己会没有机会呢? 如果我连这点失败都接受不了的话,那么,做记者于我又有什么意义可言呢? 如果…… 我要感谢那个深藏在我内心深处的较为理性的李小君,是她,让我有勇气继续坚持下去。 诚然,不放弃,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
光影斑驳里,故事,才刚刚开始。
A(我),B(商贩)
地点:农贸市场
A:请问您在这里摆地摊有多长时间了?
B:一年多,快两年了。
A:平日里都是同一时间段吗?
B:是。
A:几点到几点?
B:早上5:00—晚上8:00
(我想,这么长时间,肯定要吃饭的。于是,我提出了事先并没有准备的问题)
A:那您吃饭怎么办?
B:回家吃饭。
A:那您回去吃饭,这些菜怎么办?是带回家吗?
B:是,来的时候再运回来。
A:那您回家吃饭一般是在什么时候?
B:中午11:00—12:00
A:只吃一顿饭,下午不吃饭,晚上8:00回去才吃饭吗?
B:是。
(采访期间有人来买菜,我就等了一会儿。顺便看了一下地摊上摆放整齐的菜。大都是一些很普通的蔬菜。仔细看了看,会发现那些菜的菜根上沾有一些松软的泥土,而且菜叶也很新鲜,想着应该是自家种的菜吧。于是,等那顾客走后,我说出了我的猜测)
A:我看这些菜挺新鲜的,是您自己种的菜吗?
B是,自己家里种的。
A:那您卖的这些菜是您每天早上从菜地里运到这里来的吗?
B:是。
A:现在城市市容管理很严格,您为什么还要摆地摊呢?
B:……(因为他说的是湖南方言,我听不懂,想再问一遍)
A:抱歉,你可以说清楚一点吗,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您不是湖南人吗?
(我想着,他说的湖南话,应该是湖南人吧。可是,由于我听不懂,只好这样问他,希望他能够回答地清楚一点。一旁卖菜的另一个商贩告诉我说,他是湖南人,不过不是这个县城的,是新化县的。我想,不能在这个问题上一味地纠缠下去了。我想着许多人都是为了生计,他也不例外,于是,我就换了另一个问题)
A:是为了家里的生计和孩子的学费、生活费吗?
B:是。(一旁的卖菜的另一个商贩接着说道,他还有一个儿子)
A:那您在这里摆地摊,如果城管来了,你怎么办,会躲开吗?
B:(他指了指身后)躲到那边去……(由于是湖南方言,我听不懂,只好继续追问那些我没有听懂的一部分重要的信息)
A:躲到哪里去?
B:菜地里,在那里租了一块地(他这次回答地很简洁,我一下子就听懂了。他说租来的菜地,那么,他不是县城里的人,而是农村来的吗?)
A:您为什么是租的地呢,您不是县城里的吗?
B:我不是这里的人,家距离这里比较远,就租了一块地。(忽然想到前面那个阿姨说他是新化县的,可是,这里是星沙县,他为什么不在他们那里种地,而是在这里种地卖菜呢?)
A:您为什么不在你们那里种地呢?为什么要在这里租地卖菜呢?
B:……(他又一次用很长很长的湖南方言回答我,中途还和一旁的阿姨说了几句。我想,他们一定在说原因,可是,我听不懂。索性,就暂且放弃了)
A:那您有没有被城管抓到过?
B抓到过。
A:抓到了他们会怎么处理这些?(我指了指那些菜。因为我的父亲曾经也摆过地摊,城管抓到了会没收他的杆秤。我想知道,这里的城管会怎么做)
B:让我赶快回去。
A:只是这些,不没收您的东西吗?
B:不没收,他们只是让我赶快回去。
A:你为什么不开一家店铺呢?
B:……(或许我说得有点快了,只见他一脸茫然地看着我,并没有回答我问的问题。我只好再次重复了一遍这个问题)
A:您为什么不开一家和他们一样的蔬菜店呢?(我指了指身后的一家水果店)
B:种菜还要化肥什么的,成本太高,如果开店会亏本。
A:除过成本,您一天大概能赚到多少钱?
B:赚不了多少。
(我知道他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我也不能强求,只好说出了自己的猜测,向他寻求答案)
A:只能挣到一个零头吗?就是,一天只能挣到十元二十元吗?
B:是。
(我很想问他,那赚来的钱能够付得起租田需要付的租金吗)
A:那您租的菜地需要付多少租金?
B:1000多。
A:一个月1000?(我反问)
B:一年1000多。
(我去快递公司兼职时,看到许多和他年龄差不多的人在那里工作。虽然有点累,但是挣到的钱比卖菜赚到的钱要多得多)
A:这里不是有许多快递公司吗,您为什么不去快递公司打工呢?
B:去不了,我的手。(他苦笑着举起了自己的左手)
(我下意识地去看他的手,只瞥见他的左手上有一个很大的已经红肿了的包,仔细看后才发现,他只剩下三根手指了。那一刻,我沉默了。攥紧了手中的采访本,我已经没有再问下去的勇气了)
A:抱歉。
B:没事,没事(他对我笑着摆了摆手,表示他丝毫不介意这些)
……
于是,采访就这样结束了。
我不知道那一刻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悲伤向我袭来,我只是感到莫名的心酸。 采访完,我说,我可以买些小青菜吗?当我问出这个问题后,突然猛地清醒过来了。 我是不是伤心过头了,怎么能问出这样蠢的问题呢? 自嘲地笑了笑,蹲在那里挑着菜。 挑了两颗小青菜递给了那个叔叔,不经意间又瞥见了他的左手。 莫名的心酸又涌上了心头。 …… “这个多少钱啊?”,他摆了摆手,说,你是学生,不要钱。 我愣了愣,说,不行不行,生意就是生意,和采访没有关系。 又是一番推脱。 一旁阿姨说道,你给他两块钱吧。 我放下采访本和笔,从书包里取出两块钱交给了他。 他连忙说,一块就好,一块就好。 我并没有说话。收拾完东西后,我还想再问些问题,又不好意思再去打扰他了,只好作罢。 离开前,我说,叔叔,谢谢你,如果下一次采访,我还会来的。 ……
我从农贸市场回来时,本来是要去图书馆的,又怕自己经不住诱惑,又想玩手机。于是径直去了饭堂,坐在饭堂里整理采访笔记,因为怕时间长了会忘记部分记忆。 当我打开采访本时,发现自己好像少做了什么。 整理着整理着,问题一个一个地都出来了。 那个商贩的穿着怎么样,采访地点的环境如何,为什么没有图片证明,他卖的都是些什么菜,和其他商贩相比,他有什么不同…… 于是,在整理完采访笔记后,我又一次来到了这里。如果我这次采访的是一个很重要的新闻事件,那么我的不细致会给受众和电视台带来多少不必要的麻烦啊。幸好,只是普通的街访。这次失误给了我很多的启迪,也让我认清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我草草地记录了一下周围的环境,在那个叔叔给我说菜名时,我偷偷地记下了他的穿着。又匆匆拍了几张照片,向他道了谢后就落荒而逃了。 我不敢再面对这让我心酸的一幕了。 在街道的转角处,我回头又看了那个叔叔一眼。 花色的外套,沾了许多泥土的黑色裤子和黑色雨鞋。背着一个有些破旧了的坏了拉链的黑色包包,在阳光下,他笑得很灿烂。 即便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不幸,但是他依旧那般乐观,活得那般快乐,懂得苦中作乐。 我呢喃道,叔叔,好人一生平安。我祝福你,愿你快乐无忧,一世长安! 我转身离开,故事也到此结束了。
也许,会有那么一天我会忘记那位叔叔,但是,我却永远记得,有一个陌生人教会了我很多很多。
那些没有勇气问的问题,就让它们永远烂在肚子里吧。
“这些菜是怎么标价的”,“如果收成不好时……”,“为什么要在这里摆摊”……
即便我问了,也只会徒增伤悲。我不愿再让那位叔叔伤心,也不愿强求他回答我那不合时宜的问题。
适可而止吧,我这样告诉自己。
以后有的是机会,却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同那位叔叔一样善良与伟大。
……
风景树上的阳光倾斜而下,光影斑驳里,有什么突然苏醒了。
……
我会永远记得,那个伟大而又坚强的父亲,他是中国万千父亲的代表,他是社会底层的缩影。
看,起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