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
小妹妹,好久不见,甚是想念。
也不知多久没见了,大抵很久很久了吧,我都记得不大清楚了。
若我没有记错的话,我们最后一次见面,应该是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的时候吧,我们当时都说了些什么,我已不记得了,真是抱歉啊。
该怎么给你解释呢?
之于“忘记”,我本不想做过多解释的,但又静下心来想了许久,觉得,还是应该给你解释一番的。
不止是出于礼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你也会有那么一天的,所以我想提前告诉你,当然,肯定会给你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困扰与压力的。
不过,我宁愿你早点做好受苦受累的准备,也不愿你到时候手忙脚乱,反而得不偿失。
今年,你高二了,应该已经分科了吧。我不知道你选了文科还是理科,当然,我不会刻意地去问你的。
我只是想告诉你,不论你选择什么,不论你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既然你选择了,就一定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哦。
你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经历了许多事后,我想,你也有了属于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相信,你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任的。
我想,你有时也会遇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吧,不,或许说,一种奇怪又普遍的想法吧。那就是,“人云亦云”。
这种“人云亦云”不同于其他的“人云亦云”,而是自己的嫉妒在作祟罢了。比如说,有时候我们喜欢偷偷地去看别人在做什么,然后,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也想去做的那种。于是,在这种奇怪的心态下,我们就不自觉地进入到了“人云亦云”的行列里了。
当你醒过来时,或许突然觉得自己对此根本不感兴趣的时候,就会非常懊恼,感觉自己在下无用功。
可是,下一次遇到时,还是会不自觉地被那种奇怪的想法牵制着。于是,你会感到更加地苦恼,甚至有些厌倦了,想要放弃了。
其实,在高二这个特殊的时段,有这种想法以及行为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相反,实属正常。
你的学姐学长们,都曾有过这些情况。但是,还是应该告诉你,千万不要再被这种奇怪的想法牵制住了,否则,后果虽不是很严重,但也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你的学习。就像我对你说的那样,千万不要人云亦云,要做自己。
记住,自律与自控非常重要哦。高二是最重要的时期,如果抓住了高二,高三学起来就不会那么吃力了。
尽量少玩手机,当然,不反对你玩手机的哦。你可以利用手机的便捷功能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棘手的难题,但是,还是尽量自己完成,实在不会了再去作业帮上搜答案。
也许,此刻的你尚且年少,难免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或诱惑。那么,当你有点心动,想要放弃学习的时候,请一定要仔细想一下自己的梦想哦。难道自己这么长时间的努力却要因为一时的诱惑而彻底白费了吗?
……
-----2017年11月12日凌晨
哎呀,真得很抱歉,说好那晚要写完这封信的,第二天给你一个惊喜。可是,我食言了,对不起啊!
现在已经2018年了,这封信被我一而再再而三地搁置在一旁,直至今天,我才有勇气继续写下去。
因为当时时间仓促,事情也很突然,让我不知所措,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落笔。
于是,这封信被我一改再改,一删再删,实在不知道该给你写些什么时,索性就先暂且放下了。
后来,我想了很久,也犹豫了很久,我最终决定,还是不要告诉你那么多可有可无的道理了吧。
你终将要独自一个人长大,有些道理,也需要你自己去慢慢领悟。别人告诉你的,终究很浅显,深层次的,还需要你自己去挖掘。
不是不愿意告诉你,只是,你长大了,不再是以前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了。你有了自己的小世界,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其次,那些所谓的“道理”,你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还有一部分你或许都已经听的不耐烦了。
我宁愿你自己一个人学会独立思考,也不愿让你拾人牙慧。或许拾人牙慧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最后闹出“邯郸学步”的笑话来。
……
你是一个非常聪慧的女孩,从我认识你的时候,直到现在,这一看法我从来都没有改变过。
所以,那些大道理什么的对于你来说,最多只是可以从中找到一些有用的东西来应用到你的学习与生活中去,就再无其他用处了。
是的,对于心中有梦的人来说,那些大道理呀,最多可以当做心灵鸡汤,偶尔调剂一下自己那单调的生活,也蛮有趣的。
最怕的就是“三分钟热度”了。
听过后,看过后,一时兴起罢了,时间长了,也就渐渐抛在脑后了。
或许只有自己真正经历过,才有资格侃侃而谈吧。
或许吧。
……
你也知道的,我学习也不怎么好,最多就是磨嘴皮子、玩笔杆子罢了。
那些学习方法、答题技巧之类的,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当然,一向喜欢自由的我,最讨厌那些条条框框了,我可不想“祸害”你哦!
开玩笑的啦,不要当真。
说实话,我希望你在学会独立思考的同时,也要学会创新。
你现在还小,只要做到独立思考就好了,深度思考等你上大学时再学也不迟。当然啦,等你上大学了,不自觉地就已经学会了深度思考,不用担心。
现在最主要的还是要有创新型思维。
千篇一律固然可以,但是,你想要在全班、全年级、全县、全省甚至全国那么多考生中脱颖而出,必须要具备的,就是创新型思维。
看着复杂,其实等你真正去做的时候,它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相反,它很简单。
那就是多实践,在不断地实践中总结经验与教训,再在不断地实践中突破传统思维。
但是,实践的前提是,你对那些专业理论很有把握。
说白了就是先要掌握好牢固的基础知识,再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再在不断地实践中学会创新。
我知道,或许你也和我一样,有时候很讨厌某些单调无趣、枯燥乏味的课堂,但是,请你一定要记得,我们现在学习的每一个知识,都有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或许你现在还不懂,但等你真正理解了的时候,也就不会那么讨厌它们了,说不定你还会怀念那段无趣的时光呢。
写到这里,不得不谈一下“珍惜”这个话题了。
与其说是珍惜,倒不如说是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该怎么说呢?因为我曾经不懂得珍惜,等到学会了珍惜的时候,我都已经高中毕业了。而他们,也早已分散在了五湖四海,有些已经联系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