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阅读教学反思
(2018-07-19 14:26:38)《红楼梦》阅读教学反思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金陵十二钗》《风月宝鉴》《情僧录》。它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并以其曲折隐晦的表现手法、凄凉深切的情感格调、强烈高远的思想底蕴,在我国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会图景、建筑金石等各领域皆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达到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被誉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首,在通过阅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所以这部作品的阅读教学,可以说是对之前几部名著教学指导方法的一次总结概括,也因为这部名著初中生理解能力水平有限,所以需要指导相对全面细致些。
这部名著的指导我还是采用激趣导入的方式,通过对作品的成就和魅力的介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因为课前已经布置了阅读任务,所以引导学生在阅读名著和前三部名著阅读指导课的基础上,归纳出阅读长篇小说的方法,然后再引导学生归纳掌握阅读《红楼梦》的方法,并将方法指导贯穿于作品内容的导读中。第一步——了解曹雪芹,了解《红楼梦》的书名和版本。学生介绍教师补充,关于版本无需深入介绍,学生知道80回本和120回本就行。第二步——探究《红楼梦》的主题。学生在阅读及预习的基础上讨论作答,教师引导点拨。第三步——全书大致内容分析。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总结。将全书内容分为五大段落,分别归纳每一段落的主要内容及结构作用,便于学生快速了解全书主要内容。第四步——探究《红楼梦》的艺术结构。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结构多线叙事、精妙伏笔、巧妙衔接的艺术特点,体会作品构思之精妙。第五步——探究《红楼梦》的语言艺术。引导学生体会作品语言特点,同时引导学生了解作品所蕴含诗词曲赋、琴棋书画、联额、酒令、灯谜、建筑等传统文化知识。第六步——探究《红楼梦》的人物形象和描写手法。引导学生梳理主要人物关系,分析理解主要人物形象。课前布置了制作人物卡片的任务,通过分组展示交流,引入对主要人物的分析。最后总结全文,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