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教师阅读体会
(2018-07-19 11:42:03)《红楼梦》阅读体会
如果要选一部长篇小说来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的代表,《红楼梦》当之无愧!因一部小说而发展成一门学问“红学”,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被誉为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世界文学宝库的瑰宝!《红楼梦》之所以被誉为伟大的著作,是因为它是一部小说艺术的“教科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以其曲折隐晦的表现手法、凄凉深切的情感格调、强烈高远的思想底蕴,在我国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会图景、建筑金石等各领域皆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通过阅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学艺术,《红楼梦》为首推作品。
作为中国世情小说的代表,小说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们的人生百态,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的史诗。作品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读者预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灭的命运;同时小说还通过对贵族叛逆者的歌颂,表达了新的朦胧的理想。
《红楼梦》是小说艺术的宝库,它开创了小说新的艺术时代,从此,中国小说语言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由通俗的书面语言转向口语化,尤其是人物语言的口语化和个性化,使作品充满了生活气息;从此,中国小说进入了较普遍的以写现实社会生活为主体的世情小说时代。小说艺术的精粹就是刻画了众多的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特别是鲜活的女性形象,无论是“金陵十二钗”、贾宝玉等主要人物,还是丫鬟、婆子、刘姥姥等次要人物,都栩栩如生,他们各自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永远放射着奇光异彩。小说塑造人物不是单一的,而是调动各种艺术手法立体的刻画人物,如结构情节显示、景物与环境烘托、肖像描绘、心态剖露、动作摹写、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运用诗词等等,都是作者对民族文学艺术的继承和发扬。
《红楼梦》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为了与学生分享中华传统文化,我把阅读的侧重点放在了了解作品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中。鲁迅先生曾说过:“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部小说无疑是一部百科全书。琴棋书画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小说中所塑造的众多人物,都是富有这些才情的,有许多情节也描述了人物琴棋书画的本事。曹雪芹对诗词的热爱可见一斑,“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塑造的人物如黛玉、妙玉、探春、湘云等都会作诗,各种诗社活动,“香菱学诗”,元春省亲对诗词的考量等,这些诗词使人物丰满充盈,对我们理解人物形象有很大的帮助。还有酒、茶、花、戏剧等文化,也有所描述。作品还描写了许多传统节日风俗,正月十五闹元宵、中秋赏月等,猜灯谜、写对联、题匾额。而大观园的设计建造是中国园林建筑艺术的大展示。甚至红楼人物的名字也是讲究文化的,起名讲究家族辈分,名字含有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