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评课记录
(2018-10-19 13:08:50)城北实验学校公开课说课及评课记录表
|
说课 |
课型 |
公开课 |
||||
学校 |
城北实验学校 |
班级 |
六年级 |
科目 |
语文 |
执 |
柴彩燕 |
时间: |
|||||||
教学内容 |
只有一个地球 |
||||||
说课:
|
《只有一个地球》是六年级语文上册的13课,位于第四单元,本课采用科学小品文的形式,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本单元的主题为 “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编者将此文编为本单元第一篇课文,其意图是让学生明白保护地球的重大意义,为后面三篇课文的学习积淀思想基础。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了较强的独自识字的能力和阅读的能力,所以字词认读可以放在课前预习和课堂上的小组合作交流中解决。 六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求知欲强,富于想象,而且普遍具有道德观念。此前,学生通过看电视、听广告等途径,对保护地球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这些了解只是表面的,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不强,知识面也不宽,所以,理解“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将是他们学习中的难点。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的相关词语,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2)了解地球的有关知识,懂得人类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语言,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2)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懂得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读激发学生珍爱地球的情感,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教学重点:掌握本文写作特点和手法,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加环保自觉性。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把自己遇到的问题记在问号本上,并搜集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资料,加工整理,以备展示。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教法学法 新课程理念将教师的角色定位于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我的作用可以用激、导、放、励四个字来概括,我采用情境激趣法、尝试教学法、朗读探究法为主要教学方法,以指导朗读法和资源整合法为辅助教法。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不是一种告知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性建设的过程,所以我设计了以“读”为本,让学生经历“读中思——思中悟——悟中感”三个环节,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读悟结合等学习方法,辅助以图片、音乐、文字资料等手段,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整个教学过程努力构建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 五、教学流程 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突破难点,我设计了“激情导入——尝试探究——情感升华——迁移延伸”四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激情导入(7分钟) 1、上课伊始,我在黑板上板书:只有一个( (设计意图:入境始于亲) 2、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谈谈对地球的初步认识。师引导从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入手。(板书:可爱 易碎)
(设计意图:牵一发而动全身)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思考:文中的哪些语句说明了地球的可爱?哪些语句又写出了地球的易碎? 2、然后小组讨论交流,并让学生汇报结果。 2、课文把地球比作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不仅体现在它的外表美,还体现在它的内在美。抓住“地球无私、慷慨地向人类提供了矿产资源。”进行汇报交流来体会地球的内在美。 (2)、体会地球的“易碎性”。 2、学习地球遭到破坏这一部分时让学生明白地球上的“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概念,抓住“毁坏,滥用”等词语和关联词语来感受人类对地球的破坏。此时再现破坏生态环境情景。(选择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展示,教师课件补充)此时学生对于人们破坏生态环境的愤怒情绪极度高涨,教师顺势导语:请结合课文内容和你此刻的心情来说说这段话,情感宣泄,完形填空。 (设计意图:层层递进突破难点) 环节三、情感升华(10分钟) 这个环节,我主要是预设这样两个问题来组织教学。 问题一:既然地球那么容易破碎,我们就到别的星球上生活,可以吗? 问题二: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别无去处!那么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1、学生自读五、六、七自然段,汇报交流感受,得出结论:别无去处。学习本段,重点抓住“至少”、“本来”等几个关键词语来理解句子,并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2、课件出示“只有一个地球”这句话进行引读。(板书:唯一) 3、教师迁移最后一段呼吁——要精心保护地球!(板书:保护地球) 4、简单小结:同学们,你们问号本上的问题已全部解决了吗?咱们全班同学和老师都愿意答记者问哦! 环节四、迁移延伸(8分钟) 1、师引言:同学们,人类对环境的破坏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早已引起了全人类的重视,比如我们身边的工厂限产、限制燃煤、汽车限号等。请同学们欣赏公益歌曲《善待》,并思考身为小学生的我们能为保护环境做点什么。 2、让小组展示自己的设想,可以通过朗读片段来表达他们对地球的喜爱之情;可以课下捡拾垃圾袋;也可以为保护地球写几个宣传口号……。 (设计意图:情感熏陶和生活实际相结合) 作业设计: 小画家:画一幅“珍爱地球 保护环境”的环保宣传画 广告设计师:设计一条“人人都来保护地球”的广告或标语 小作家:写一份倡议书,号召人们自觉保护环境 绿色使者:策划一次绿色行动 小歌唱家:唱一首献给地球妈妈的歌 ······ (设计意图:作业具有开放性、趣味性,既能展现特长,又可把学生的环保意识转化为行动) |
||||||
课 后 反 思 |
《只有一个地球》此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深入文本,联系实际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这样一个事实,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基于我们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农村孩子知识面比较狭窄,他们对宇宙与地球的感性认识很浅显。因此我课前布置他们收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和图片,因为只有学生在心里真正认识到地球的可爱才能激发学生爱护地球、保护地球资源的情感。
2、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为了使学生感受地球的可爱及与人类的关系,我出示宇宙中看见的地球图片,使学生对地球的感情油然而生。出示地球遭到破坏的视频和图片,人类怎样破坏自然资源以及由此造成的生态灾难。这使学生心灵上受到了震撼,加深了对文章的感悟。接着又出示了一组文字资料:地球资源的现状及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这更让学生深深地感悟到宇航员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的意义了 1.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合作探究的时间不够充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不到位。课文朗读缺乏美感。 对于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我今后将努力。 |
||||||
课后评议记录
教师姓名 |
评议点滴 |
韩美娟 |
柴老师的教学设计,首先是让学生反复地朗读课文,进行地球样子的想象描述,让学生了解地球是如此的美丽,和蔼可亲。使学生始终沉浸在对地球真挚的爱这种美好的情感之中。通过看图片、谈感受,感受地球的可爱,并且为人类慷慨地提供各种资源,地球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后,话题一转,他在宇宙中却很渺小,同时又遭受人类无情的破坏,这样,学生真正体会到地球外表的可爱,内涵的丰富,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
赵捧娥 |
《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是一篇说明性文章,它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同时又告诫人们要保护地球生态环境。这是与人们息息相关的事情,学生很感兴趣,刘老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的补充有关图片资料:人类怎样破坏自然资源以及由此造成的生态灾难。这使学生心灵上受到了震撼,加深了对文章的感悟。 |
赵晓芳 |
课文即将结束时柴老师让学生以“-----,我想对你说”来写自己的心里话,这样学生的语言文字得到了训练,也宣泄了学生内心的情感。最后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今后应该怎样从小事做起。使学生意识到要保护地球就要付诸行动,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激发了学生保护环境的自主意识。 |
张红梅 |
1、按教学设计层层进入,较清晰,渗透了美的教育。 2、整节课表现为学生积极性高,学生学习兴趣浓。 3、教师可以多让学生汇报。 |
韩万红 |
1、进行德育方面做得好,夸奖学生,能应用身边事例。 2、比较成功,优点很多 |
郭巧玲 |
如果在播放那段《沙尘暴》的视频给学生看的同时,再出示那段地球资源的现状及给人类带来的危害的文字资料时让学生充分读一读,学生的感受会更深刻,会更能让孩子们意识到生态灾难已经深深地威胁到人类的日常生活。那么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自然而然的深入到每个孩子心中。 |
赵淑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