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案例分析

(2018-10-18 12:45:34)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案例分析

案例:

我班有一个有特点的学生,叫晋子浩。刚接过这个班时,他的奶奶就先过来找我,说明他的成绩不好,不写字,更主要的是他的性格,识奖不识罚,让我对他能留心管理。在后来的几件事中,我领教了他的威力:和同学闹别扭,张着嘴一直哭,问也说不出什么,只要觉得自己还委屈,就一直哭到上不成课;有学生过失把他手上划破了皮,他就得把人家手弄破才罢休;上课不听不写,自顾自的玩着小玩具。看到这些情况,我决定要帮帮他,在《只有一个地球》课堂上,我问道:同学们决定为保护地球做些什么呢?点他起来后,他满脸惊诧,随后自嘲似的笑起来,然后下定决心似的一本正经地答道:我今后不乱扔垃圾,不扔一些脏兮兮的东西。看到他终于能在大家的注视中说出了一句完整的话,我表扬了他,并让同学们为他鼓掌。我看到他脸上发红,眼里闪着惊喜的光。从此后在课堂上我不断的寻找合适的契机和合适的问题来问他。慢慢地,他和同学们能融合在一起了,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大大提高,看到他的变化,我感到很欣慰。

启发:

通过这份案例,深切地感受到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的一个沟通过程,教师应给与学生足够的重视和信任,不能一味地认为“教师所想便是学生所需”,学生只有得到了尊重,他们才愿意回答,甚至是喜欢回答。

案例分析

课堂提问要想发挥其有效性,不仅需要问题本身具有一定内在水平,还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外在课堂氛围。教师应以课堂为载体,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愿意回答,并且乐在其中。首先,课堂上应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的一个沟通过程,教师应给与学生足够的重视和信任,不能一味地认为“教师所想便是学生所需”,学生只有得到了尊重,他们才愿意回答,甚至是喜欢回答。其次,要使课堂成为一个“有耐心的课堂”。小学生思维能力有限,教师要给他们充分的思考时间,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尊心。不能急躁,要学会积极引导,耐心等待。充满耐心的课堂会使师生关系变得融洽,也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最后,教师的评价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精心的问题设计,还与教学过程的实施息息相关。面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不应吝啬“你好棒!”“你回答的非常好!”这样的鼓励性话语。要知道课堂上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肯定的话语对小学生来说都是无比珍贵的,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他们不断地努力进取。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育的对象。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和生活环境都不同,思想性格也各有特点,这些因素会不同程度的影响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差异,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提问的难度,数量,频率都要做充分考虑。要给每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设计的问题难度不应太大,频率可以增加。简单的、识记性的问题容易被这部分学生接受,激起他们的自信心,使其感兴趣,愿意回答,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对于中等生,要给他们制造不断思考的机会,要给他们设计一些带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答案,掌握学习的方法。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因为他们本身的求知欲就很强,也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设计一些难度大的问题,给学生发散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学会自主分析问题,从而使他们在分析问题,自主学习等方面都能有所提升。只有尊重差异,以学生为本,让每个阶段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课堂提问才能充分发挥它的有效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开题论证图片
后一篇:说课评课记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