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朋工作坊(141)【教学论文张海朋】提升学生考场作文审题立意水平的日常训练策略
(2022-12-15 20:02:29)提升学生考场作文审题立意水平
的日常训练策略
张海朋
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感觉农村初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 从心理上畏惧写作文;2. 缺乏积淀,写起作文总感到“辞不达意”,无话可说;3. 缺乏新意,思维和立意总是在前人的定势中下沿;4. 学生缺乏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和能力,作文空洞……以上问题表面现象各异,但归根结底,都是作文“审题立意”不准、不深、不全等的表现。未解决此问题,实践中我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引导学生在“看”中积累
初中学生正处于知识积累沉淀时期,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处于形成阶段,生活阅历、人生经历等较局限。对此,我的做法是:以教材为中心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如学习了《沁园春 雪》,我要求学生广泛阅读以“雪”为内容的经典古诗词;学习了《月夜》,我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描写月夜的美文,并摘抄其中优美的句段……这样做的好处是达到了教学和阅读的相互促进,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鼓励学生在“说”中提炼
每周开辟专门一节语文课,开展“话题作文”活动。“话题作文”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是国家时事政治,可以是最近学校、班级里的大事新鲜事,可以是自己最近的心情,当然也可以使说说哪里的美景……一句话,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唯一的要求是每个人必须“说”。“话题作文”课结束后,每个人必须把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记写下来。
训练学生在“仿”中内化
教学中,遇到一些美文佳句,我会让同学进行仿写,或仿写其写作手法,或仿写其修辞手法,或仿写其格式……实践中发现,学生对这样的训练积极性颇高,纷纷开动脑筋,再仿写的过程中,对原文的美妙之处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如学习了流沙河的《理想》,我让学生模仿其中的“顶针”手法,学习了济慈的《夜》,我让学生感受回忆夜色,写几句抒情小诗……长而久之,学生就会把其中的写作技巧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激发学生在“创”中发现
在一定的积累基础上,学生也会有感而发,引导学生把感悟记下来,长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锻炼,就会跳出原有的思维定势。需要说明的是,多创并非只是局限于学生在作文课上进行训练,可以“化整为零”,把作文训练分解为一个个“课堂小练笔”,从而养成学生随时随地构思、写作的好习惯,,既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又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
启发学生在“读”中品评
通过大声朗读是提高学生自我修改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学生在“读”中,不仅可以感受知道自己作文中存在的各种语病,有效提升语感能力。实践中,我采用了“自读——互读”的方式:即一次作文后,首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自读,读时检查错别字、标点以及语法语病等常识性错误;然后再互读,读时思考作文意思是否清楚,层次条理是否清晰,有效缓解了学生作文压力,提高了学生作文兴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