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海朋工作坊(96)【教学论文王燕】古诗词教学方法初探

(2022-12-13 13:13:43)
古诗词教学方法初探——以《蒹葭》诵读型课堂教学为例

王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内容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其中第五个层次就是要有深厚的文化素养。中国诗词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是一个爱诗的国度,中国是一个爱诗的民族。我们祖先三千多年前留下来的诗歌里,表达着各种思想主题。或忧国忧民,或惜时劝学,或讲求道德修养,或感悟人生哲理。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学习它们,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道德修养。我们如果能够运用灵活的方法进行古诗词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力,是有积极意义的。朗诵是语文核心素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诗歌教学更应该在朗诵中让学生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只有通过各种形式地朗诵,让学生细细品味,学生才能逐步走入诗歌的艺术之美。下面我就以《蒹葭》教学为例,把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浅谈如下:本节课《蒹葭》的教学属于诵读型类型。本节课通过课前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课中多样形式配乐诵读,增强语感;通过合作探究赏析意境美,通过深入交流了解主题美。开展的一系列的活动达到了应有的效果。教学《蒹葭》我十分注重朗诵,朗读贯穿整个课堂,在教学时让学生通过美读来感受诗歌韵律美,领略华夏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力,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一、诗意导入,激发兴趣两千多年前,在一个深秋的早上,晨雾朦胧,一位痴情的歌者徘徊在芦苇茂盛的清秋水岸,向着他心中的伊人唱出了一首美丽的歌——《蒹葭》。古往今来,人们对爱情的追求都成为了千古绝唱。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去寻觅那最质朴的爱情。播放《蒹葭》歌曲,让学生在歌曲中感受诗经唱出来的别样韵味之美。这样的情境导入,引领学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多样朗读感知音韵在唯美导入之后,接着我为学生进行范读,屏幕同步播放是诗歌内容的唯美画面,在优美的音乐和唯美的画面中,使学生沉浸在诗歌的韵律中,感受诗歌的意蕴之美。接着让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在发现学生读的问题后及时进行朗诵指导:这首诗歌多是四字,按照二、二节奏划分,五字二、三节奏划分。运用重音、节奏、语气等朗读技巧有感情朗读。在此基础上学生会逐步掌握诗歌朗读方法。紧接着再次让学生运用朗读技巧齐读诗歌,感知诗意。让学生多种方法反复读,以便理解诗歌内容,充分体会其中的情感。引导学生明确《蒹葭》在形式上的特点,即重章叠句,造成回环往复之美。以及明确这种回环往复的作用是为了表达丰富的情感,为后面的品读环节做准备。三、再读诗歌,感知文意我先让学生结合旁边注释,借助工具书,了解诗歌内容。同桌合作交流完成翻译。接着进行字词点拨。最后在读中再次体会诗歌的内容。重点品析品析重章叠句,感知结构美和意境美男女生比读感受诗歌之美,合作探究下列问题:1、诗歌中表现出结构与抒情美感的一种章法是什么?2、重章叠句一咏三叹有什么表达效果?我先让学生回顾重章叠句:每一章中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表现手法。然后让学生小组交流表达效果。3、表现出诗歌的起兴之美的诗句是什么?4、诗歌中写到了:茂盛的蒹葭,洁白的晨露,盈盈秋水,”渲染了怎样的一种意境?本环节中通过四个问题设计逐层深入的让学生感知结构美和意境美。四、合作探究,感悟主题本环节中,我先让学生小组之间比读,谁更能读出情感来。三组分别朗读一章,比比谁读的更有情感。然后进行以下问题的合作交流。1、尝试概括诗歌内容。明确:主人公追求心中思慕之人而不可得2、艺术意境:“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是人生常有的境遇,我们既可以联想到爱情,也可以联想到理想、事业、前途诸多方面的境遇,唤起人生的体验。3、伊人在何处?给追求者的感觉如何?试找出原句来。4、追求者是怎样追寻伊人的?找出原句回答。5、这首诗仅仅是表达爱情之美吗?其实诗歌中还蕴含着某些象征的意味,请尝试理解。明确:无论“伊人”是哪一种理解,对美好爱情的追寻,对人生理想的追寻,对名士贤才的追寻,他都象征了主人公对人生中那一份美好的向往。正处在青少年时期的我们,也走在追寻的路上,就让我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执着地、锲而不舍地去追寻我们心中的“伊人”!6、诗歌主旨:《蒹葭》不仅是一曲爱情恋歌,更是追求者的颂歌。在本环节中,将思想主题内化,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鼓励学生从诗歌中获取一种精神的感召力,也更加深对“伊人”的理解。通过六个问题的设置,层层深入,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与合作交流,深刻领悟这首诗歌内容。从而突破重难点。这个环节培养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朗读能力与思维的发展。五、吟唱歌曲,别样演绎这一环节让学生学唱歌曲《在水一方》,让学生领略诗经之美不仅在于吟,更在于唱,这样激发学生对传统诗词文化的热爱之情。本节课的教学中渗透了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朗读等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力。读一首诗,我们好像在读一个故事,欣赏一幅画,听一首遥远的歌。千百年来,诗歌就如盛开在彼岸的花,即使无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只是往往在不经意间,就被我们遗落在另一个时代。当我们用诗的清雅去寻找,用经的深邃去看待,用朝圣的虔诚去倾听,它也许是前世的前世,我们心底曾经响过的声音,我们在一起唱过的歌谣,我们前生无邪的记忆。希望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初探,能够为今后古诗词教学起到借鉴作用,让古诗词教学充满诗情画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