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看得见儿童”的材料支持幼儿的学习
(2019-05-05 13:26:38)
标签:
教育育儿 |
分类: 摘录与感想 |
幼儿是通过与人、环境及材料的互相作用而发展的。材料是连接幼儿与教师的重要媒介,不同的材料蕴含了不同的教育价值,不同的材料会让儿童萌发不同的游戏兴趣和游戏行为。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教师越来越意识到材料对于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支持作用。透过材料看见儿童,最重要的是教师本身要拥有研究材料、研究儿童的意识和能力。——摘自早期教育2019.03P7
感想:材料投放要适量。在投放材料时,要考虑材料与活动目标的关系,加强材料投放的针对性、目的性和科学性,并依据对幼儿活动的观察,进行定期更换与补充。有些老师为了丰富活动 区材料,聚其所有,投放的材料可谓五花八门。其实,多则滥,滥则泛。幼儿注意力具有不稳定性,过多过杂的材料投放,虽能吸引幼儿,但也易造成幼儿玩得花眼,一会儿拿这个玩玩,一会儿拿那个玩玩。显然这与我们投放材料的初衷是相悖的,但我们还是要注意这其中的“度”。
材料不要刻意追求精美。要使投放的材料具有价值,应尽量少提供一些成品材料,多研究开发一些半成品材料或原始材料(如纸盒、废瓶等),以及有助于“检验”幼儿想法的材料。根据 《幼儿心理学》中“一切鲜明、具体、生动的形象和新异多变的刺激物,都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因此教育活动中的玩教具必须是颜色鲜明,形象生动,新颖多变。” 然而,我们更应注意材料自身是否会有促进幼儿学习、探究等活动的价值。有时我们也会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地制作了逼真的菜等,却几乎没有孩子玩,即使有也只是机构地摆弄。看起来精美的材料,如果不能给孩子提供想像与创造的操作平台,也就失去了材料投放的价值。反而一些其貌不扬的原始材料(卫生纸筒),可能会 是漂亮娃娃或望远镜的制作原材料。
前一篇:为孩子提供适宜的学习机会、环境
后一篇:如何创设高效的户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