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子张篇》19.7-14

(2022-09-04 23:19:27)
分类: 论语新解

197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周明新愚解:

1.       肆:作坊。

整篇解释:子夏说:“工匠们只有在作坊里面才能制作好他们的器物,君子要通过专门学习才来能修成他的道。

 

补充说明:此章,子夏的这句话和孔子说的“不践迹,亦不入于室。”的意思相通,就是君子学习也需要专门老师来指导,就像工匠需要工具来辅助一样。

附:

 

杨伯俊先生解释:

子夏说:“各行各业的工匠住在作坊里来完成自己的工作,君子通过学习来撑握道。”

钱穆先生解释:

子夏說:“百工長日居在肆中以成其器物,君子終身在學之中以求致此道。”

19
8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周明新愚解:

1.       文:文过饰非。

整篇解释:子夏说:“小人有了过失必定要文过饰非。”

 

补充说明:此章,子夏说的这句话和孔子说的“过则勿惮改”的思想相通。子夏在此把小人在面对过失时的错误做法给描述出来了。

 

附:

 

杨伯俊先生解释:

子夏说:“小人犯了过错一定要掩饰。”

 

钱穆先生解释:

子夏說:“小人有了過失,必把它來文飾。”


19
9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周明新愚解:

1.       俨然:威严。

2.       温:温和。

3.       厉:严厉。

整篇解释:君子有三变:望上去他显得很威严,接触后又觉得他很温和,听他说出来的话又很严厉。

 

补充说明:此章,子夏说的三变就是对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的这句关于孔子的行为方式的解释。

 

附:

 

杨伯俊先生解释:

子夏说:“君子有三变:远看他的样子庄严可怕,接近他又温和可亲,听他说话语言严厉不苟。”

钱穆先生解释:

19
10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周明新愚解:

1.       信:信任。

2.       劳:役使。

3.       厉:虐待。

4.       谏:进谏。

5.       谤:诽谤。

 

整篇解释:子夏说:“君子要只有在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后才可以役使他们,否则老百姓会觉得你在虐待他们。君子只有在得到君主的信任后才可以进谏,否则君主会觉得你在诽谤他。

 

补充说明:此章,子夏说的这句话是对孔子说的“信则人任焉”这句话的补充 解释。

 

附:

 

杨伯俊先生解释:

子夏说:“君子必须取得信任之后才去役使百姓,否则百姓就会以为是在虐待他们。要先取得信任,然后才去规劝;否则,(君主)就会以为你在诽谤他。”

 

钱穆先生解释:

子夏說:“君子等待民眾信他了,再來勞使他們。否則將會怨他有意作害於他們了。君子等待其君信他了,再對君有所諫。否則將誤會他故意謗毀於己了。”


19
11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周明新愚解:

1.       大德:大的德行问题。

2.       逾:越过。

3.       闲:通阑,栅栏的意思。引申为界限。

整篇解释:子夏说:“大的德行问题不能越过界限,小的德行问题可以有点出入的。”

 

补充说明:此章,子夏说的这句话是对孔子说的“赦小过”的补充解释。

 

附:

 

杨伯俊先生解释:

子夏说:“大节上不能超越界限,小节上有些出入是可以的。”

钱穆先生解释:
子夏說:“人的德行,大處不可踰越界限,小處有一些出入是可以的。”
19
12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周明新愚解:

1.       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孔子弟子。

2.       倦:借代诲人不倦,引申为传授。

3.       譬诸:好比。

4.       诬:诬说。

整篇解释:子游说:“子夏的门下弟子,做洒扫庭院、迎来送往的事情,还是可以的,他们学的只是些细枝末节的学问,根本的学问没学,怎么行呢?子夏听到后说:“噫!言游的话说的过了,君子的道,什么先传,什么后传?好比草木,要区别对待。君子的道,怎么可以诬说呢?要是有人既学到了初始学问,又学到了终极学问,那他不成了圣人啦?

 

补充说明:此章,子夏解释的话和孔子说的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意思相通,就是要做到因材施教。

 

附:

 

杨伯俊先生解释:

子游说:“子夏的学生,做些打扫和迎送客人的事情是可以的,但这些不过是末节小事,根本的东西却没有学到,这怎么行呢?”子夏听了,说:“唉,子游错了。君子之道先传授哪一条,后传授哪一条,这就像草和木一样,都是分类区别的。君子之道怎么可以随意歪曲,欺骗学生呢?能按次序有始有终地教授学生们,恐怕只有圣人吧!”

 

钱穆先生解释:

子游說:“子夏的門人小子,擔當些灑水掃地,言語應對,趨走進退一應細事,那夠了。可惜這些只是末節。若論到本原處,就沒有了,這怎好呀?”子夏聽到了,說:“啊!言游錯了。君子之道,那些是先來傳給人?那些是放在後,厭倦不教了?就拿田圃中草木作譬,也是一區區地分別]着。君子之道,那可用欺妄來對人呀!至於有始有卒,淺深大小都學通了的,那怕只有聖人吧?”


19
13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周明新愚解:

1.       仕:为官。

整篇解释:子夏说:“当官当的好的人都是学习的结果,学习优秀的人才可以去当官。”

 

补充说明:

1.       此章,子夏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指出了当官当的好的原因是因为不断学习的结果,而不是说天生就能把官当好,要是天生就能把官当好,那还要去学习干嘛?

2.       子夏还提出了只有学习优秀的人士才可以去当官的观点。这和孔子批评子路让子羔当费宰的思想是一致的。

附:

 

杨伯俊先生解释:

子夏说:“做官还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学习,学习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做官。”

钱穆先生解释:

子夏說:“仕者有餘力宜從學,學者有餘力宜從仕。”


19
14 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

周明新愚解:

1.       致:做到了。

整篇解释:子游说:“服丧只要达到了哀伤就可以了停止了,再过度就不好了。”

 

补充说明:此章,子游说的话和孔子说的“过犹不及”的意思相通,就是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度,要是过度了,也不好。

 

附:

杨伯俊先生解释:

子游说:“丧事做到尽哀也就可以了。

钱穆先生解释:

 子游說:“喪禮只要極盡到遭喪者之哀情便夠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