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 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周明新愚解:
1.
张:复姓颛孙,名师,字子张。孔子弟子。
2.
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孔子弟子。
整篇解释:子游说:“我的朋友子张的能力是常人无法企及的,然而他没能做到仁。”
补充说明:
1.
此章,子游肯定了子张的能力,但也指出了子张的不足是没做到仁。
2.
那子游是从哪个角度来说子张没有做到仁呢?我们可以看一下《礼记·檀弓上》中的一段记载“子张既除丧而见,予之琴,和之而和,弹之而成声,作而曰:‘先生制礼,不敢不至焉。’”显然子张的做法让子游很反感。因为以前孔子曾经称赞过孟献子:“孟献子禫,县而不乐,比御而不入。夫子曰:“献子加于人一等矣!”孔子认为孟献子在刚刚除丧后仍然不愿意来弹琴作乐的做法是值得称赞的。相反,对于子张一除丧就立即转变了心态的做法,子游是不认可的。
3.
那子游为什么会这么在意这点呢?我们可以从荀子对子游的评价中找到原因。《荀子·非十二子》中荀子说过这样一句话“弟陀其冠,衶禫其辞,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正其衣冠,齐其颜色,嗛然而终日不言、是子夏氏之贱儒也。偷儒惮事,无廉耻而耆饮食,必曰君子固不用力,是子游氏之贱儒也。”,在荀子的眼里子张是个非常勤于政事的人,也就是说是个行动力极强的一个人;而子游呢,在荀子的眼里,他只是个操办丧礼,混吃混喝,不管政事的一个人。所以子张有刚毅果绝的作风,能够快速调整自己,而子游呢?有循规蹈矩的作风,就会在重丧礼中非常关注具体而微的细节。
4.
我们还可以通过下面这些人对子张的评价中来了解子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孔子家语·弟子行》中记录了一句子贡评价子张的话:“美功不伐,贵位不善,不侮不佚,不傲无告,是颛孙师之行也。孔子言之曰:‘其不伐,则犹可能也;其不弊百姓,则仁也。’《诗》云:‘岂悌君子,民之父母。’夫子以其仁为大。”《孟子·公孙丑上》中也记录了一句关于子张的话:“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庄子·天下》中也记录了一句关于子张的话“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缙绅(子张书诸绅)
先生多能明之。”《荀子·非十二子》中也记录了一句关于子张的话:“弟陀其冠,衶禫其辞,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正其衣冠,齐其颜色,嗛然而终日不言、是子夏氏之贱儒也。偷儒惮事,无廉耻而耆饮食,必曰君子固不用力,是子游氏之贱儒也。”《韩非子·显学》中也记录了一句关于子张的话“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
5.
在这些话中,孟子默认了子张有圣人一体的说法;庄子肯定了子张传授《诗》、《书》、《礼》、《乐》的功绩;荀子有批评子张过于不修边幅,过于效仿尧舜的做法,;到了韩非子的时侯,子张仍然被排在儒门八个派别的之首。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子张在孔门弟子中代表的应该是为政的这一类人,因为子张的学说是非常经世致用的,所以会对后世有很大的和很持久的影响力。而子游代表的应该是礼仪形式的一类人,而子夏代表的应该是文学、易学的一类人,而曾子代表的应该是德行的一类人。
附:
杨伯俊先生解释:
子游说:“我的朋友子张可以说是难得的了,然而还没有做到仁。”
钱穆先生解释:
子游說:“我的朋友張呀!他可算是人所難能的了,但這樣也未得為仁呀!”
19.16 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周明新愚解:
1.
堂堂:堂,大堂上的行为,堂堂正正。
2.
并为:比美。
整篇解释:曾子说:“堂堂正正的子张呀,很难有人能和他比美仁的。”
补充说明:
1.
此章,曾子称赞了子张的公正无私的品行,认为当下还没有人施行的仁德还能比子张多。这与韩非子把子张之儒排在八儒之首相对应,也和荀子说子张禹行舜趋也一致。
2.
我们还可以从下面的故事中知道曾子对子张的敬慕。《礼记·檀弓下》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子张死,曾子有母之丧,齐衰而往哭之。”
就是说当曾子得知子张去世后,他穿着正在为母亲服丧的孝服就去哭子张,可见子张在曾子心目中的位置,所以,由此看来,曾子在此章应该是在高度评价和概括子张一生的成就的。
附:
杨伯俊先生解释:
曾子说:“子张外表堂堂,难于和他一起做到仁的。”
钱穆先生解释:
曾子說:“堂堂乎我的朋友張呀!難乎和他同行於仁道了。
19.17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周明新愚解:
1.
自致者:独自哭的很伤心。
2.
亲丧:亲人丧亡。
整篇解释:曾子说:“我听过夫子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独自哭的那么伤心的人,如果有的话,那必定是亲人丧亡了吧。”
补充说明:此章,曾子引用孔子的这句话应该是想表达他对子张的去世的无比心痛。他情不自禁独自为子张哭,是因为在他心里早已经把子张看作了好比自己
的亲人。根据《史记》的记载子张比孔子小48岁,曾子比孔子小46岁,所以子张还要比曾子小2岁,而子张去世的时间和曾子的母亲去世的时间相近,可想而知子张应该是在壮年的时候去世的。
附:
杨伯俊先生解释:
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人不可能自动地充分发挥感情,(如果有,)一定是在父母死亡的时候。”
钱穆先生解释:
曾子說:“我在先生處聽過:‘人沒有能自己竭盡其情的,只有遇到父母之喪吧!’”
19.18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周明新愚解:
1.
孟庄子:鲁国三桓之一,孟孙氏的宗主。
整篇解释: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孟庄子的孝道,其他方面的都可以做到,只是他不改父亲的旧臣和父亲的旧政的这一做法,是他人难以做到的。”
补充说明:此章,曾子说这句话的目的是要表达传承孔子的思想应该要保证原汁原味的观点,也是在告诫弟子们以后也应该这样做,或许就是因为曾子的这一做法,才使我们得以有机会读到原汁原味的“子曰”。
附:
杨伯俊先生解释:
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孟庄子的孝,其他人也可以做到,但他不更换父亲的旧臣及其政治措施,这是别人难以做到的。”
钱穆先生解释:
曾子說:“我聽先生說過:‘孟莊子之孝,其他還是可能的,只有沒有改換了他父親所用之人及所行之政,是難能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