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季氏篇》16.3
(2022-07-29 10:08:59)分类: 论语新解 |
16.3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周明新愚解:
1. 禄:爵禄之权。
2. 去:脱离掌握。
3. 公室五世:指鲁文公,鲁宣公,鲁成公,鲁襄公,鲁昭公。
4. 公室:鲁君。
5. 逮:被掌握。
6. 大夫四世:东门襄仲,公孙归父,季文子,季武子。
7. 微:衰微。
整篇解释:
孔子说:“爵禄之权脱离鲁君掌握已经有五代了,国家政权被大夫掌握已经有四代了,所以三桓的子孙衰微了。
补充说明:
1.
此章,孔子含蓄地为弟子们指出了三桓子孙衰微的原因是因为陪臣执掌国政造成的,但为了避免遭到阳虎的迫害,孔子就没有像前章所说的顺序那样直接说出“陪臣执国命几世了”,而是直接讲出三桓子孙衰微了的这一结果,其实话语里面就已经包含了陪臣阳虎执掌鲁国国政是导致三桓子孙衰微的主要原因。
2.
孔子说这句话应该是在阳虎囚禁季桓子之后,当时阳虎是通过掌控季孙家的权力而间接把控了鲁国国政,后来孔子出仕也是阳虎一手促成的,可见阳虎当时的权力之大。
附:
杨伯俊先生解释:
孔子说:“鲁国失去国家政权已经有五代了,政权落在大夫之手已经四代了,所以三桓的子孙也衰微了。”
钱穆先生解释:
先生說:“爵祿之權自公家失去,已五世了。政事下及大夫手裏,也四世了。因此,三桓的子孫到目前也衰微了。”
前一篇:论语《季氏篇》16.2
后一篇:论语《季氏篇》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