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卫灵公篇》15.12
(2022-06-10 13:31:15)
标签:
教育历史 |
分类: 论语新解 |
15.12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周明新愚解:
整篇解释: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谋划不长远,必然会有眼前的忧愁。
补充说明:
1. 此章,孔子教导弟子要重视预测和长远计划。孔子的这个观点是符合天道运行的规律的,对于自然世界来说,因为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的特点规定了我们的生产活动必须要有长远的规划,才能确保获得丰收和安然过冬。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同样也存在类似的这个规律,要想事情能顺利进展和最终成功,必须要提前进行谋划和准备;要避免不好的事情突然来临,就必须要有居安思危,有备无患的思想。
2. 孔子在前章说的两句话“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和“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都反映了孔子的远虑的思想。
3. 虽然孔子赞成谋划长远但也反对事无巨细都统统花费心思去谋划,那样也会造成巨大的成本浪费和不能做到随机应变。就如孔子评说季孙文子的三思而行的那样,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孔子认为谋划也要适度,超过了适度反而会适得其反。
附:
杨伯俊先生解释:
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钱穆先生解释:
先生說:“一個人若不能有久遠之慮,則必然有朝夕之憂。”
前一篇:论语《卫灵公篇》15.11
后一篇:论语《卫灵公篇》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