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卫灵公篇》15.11
(2022-06-09 15:57:02)
标签:
教育历史文化杂谈 |
分类: 论语新解 |
15.11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周明新愚解:
1. 颜渊:颜回,字子渊,孔子弟子。
2. 夏之时:夏朝的日历,现在的农历。用以指导农事。
3. 殷之辂:殷朝的马车。泛指从殷朝沿用下来的各种物件。
4. 周之冕:周朝的冠带。借指周礼。
5. 韶:韶乐,传说是舜帝时期制作并传承下来的一种大型交响音乐。韶乐代表和睦融洽。
6.
舞:舞或为武的错音字,此处指武乐。孔子曾评论过韶乐和武乐,称赞韶乐尽善又尽美,称赞武乐尽美未尽善。武乐或是代表不可或缺的保证国家安全稳定的武力手段。
整篇解释:
颜渊问如何治国。孔子说:“用夏朝的日历,乘坐殷朝的车,佩戴周朝的冠带,音乐则用《韶》乐和《武》乐,禁止郑地的声乐,不要重用和自己关系亲密但又无德无能的侫人,因为郑地的声乐是奢靡之音,无德无能的佞人会覆败你交给他办的任何事情。
补充说明:
此章,孔子说了四个治国的要点:第一要批判地继承历史;既要吸取和继承古代的智慧和文明的成果,也要沿用好现代优秀的文明成果。第二要文武兼备。第三要端正社会风气。第四要任人唯贤,不要任人唯亲。
附:
杨伯俊先生解释:
颜渊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用夏代的历法,乘殷代的车子,戴周代的礼帽,奏《韶》乐,禁绝郑国的乐曲,疏远能言善辩的人,郑国的乐曲浮靡不正派,侫人太危险。”
钱穆先生解释:
顏淵問為國之道。先生說:“推行夏代的曆法,乘殷代的車,戴周代的冕,樂舞則取法於舜時之〈韶〉。並該放棄鄭聲,遠絕佞人。因鄭聲太淫,而佞人太危殆了。”
前一篇:论语《卫灵公篇》15.10
后一篇:论语《卫灵公篇》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