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卫灵公篇》15.6
(2022-06-05 17:52:06)
标签:
教育历史情感文化杂谈 |
分类: 论语新解 |
15.6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於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周明新愚解:
1. 行:行事通达;行事;行的通。
2. 行笃敬:行事笃实敬慎。
3. 蛮:南方蛮荒地区。
4. 貊:北方荒漠地区。
5. 州里:《周禮·地官·大司徒》五党为州,使之相赒。州:1250户人家的乡;里:街巷。
6. 参:参拜。
7. 舆:马车。
8.
倚于衡:倚通假猗;猗:肩负;衡:也称衡轭,一根装配有两个驾在马肩上的车轭的横木,衡用于牵引车辕和车厢。一辆马车有四匹马,中间两匹为服马,肩上负有车衡轭,是车子的主要动力提供者,外侧两匹骖马肩上不负车衡轭,起到辅助和转向的功能。《诗经·小雅·车攻》诗句:四黄既驾,两骖不猗。解释:四匹黄膘马服驾,外侧两匹骖马肩上不负车衡轭。
9. 绅:腰前中垂下来的绅带。
整篇解释:
子张问行事通达的方法。孔子说:“说话要忠信,行事要笃实敬慎,虽然是南方蛮荒或北方荒漠地区的国家,也都能行的通。说话要是不忠信,行事要是不能笃实敬慎,虽在家乡的街巷,能行的通吗?好比有这样一匹马,在站着时,你看见它把头低着像在参拜前方一样显得谦逊恭敬,在拉车时,你看见它总是肩负着车衡轭去当出力大的服马而不去当肩上不负车衡轭出力小的骖马。只有这样,然后才可以行的通。子张把这句话写在腰间的绅带上。
补充说明:
此章,孔子教导弟子子张只有做到说话忠信和做事笃实敬慎才能行事通达。然后孔子又借用马站立时总是低着头的像作比喻来告诫子张要时时保持谦逊恭敬,又借用马车的服马比骖马更辛苦的像作比喻来告诫子张要像服马一样具有不怕苦、不怕累、勇于担当的精神。
附:
杨伯俊先生解释:
子张问如何才能使自己到处都能行得通。孔子说:“说话要忠信,行事要笃敬,即使到了蛮貊地区,也可以行得通。说话不忠信,行事不笃敬,就是在本乡本土,能行得通吗?站着,就仿佛看到忠信笃敬这几个字显现在面前,坐车,就好像看到这几个字刻在车辕前的横木上,这样才能使自己到处行得通。”子张把这些话写在腰间的大带上。
钱穆先生解释:
子張問道:“如何始可向外行得通?”先生說:“只要說話能忠信,行事能篤敬,縱使去到蠻貊之邦,也行得通。若說話不忠不信,行事不篤不敬,就使近在州里,行得嗎?要立時像看見那忠、信、篤、敬累累在前,在車廂中像看見那忠、信、篤、敬倚靠在車前橫木般。能如此,自會到處行得通了。”子張把這番話寫在他隨身常束的大帶上。
前一篇:论语《卫灵公篇》15.5
后一篇:论语《卫灵公篇》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