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宪问篇》14.12

(2022-05-17 15:25:57)
分类: 论语新解
14.12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周明新愚解:

1. 成人:具有完美人格的人。

2. 藏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臧文仲之孙,曾世袭任鲁国司寇。

3. 公绰:孟公绰,鲁国大夫。

4. 卞庄子:鲁国著名的勇士。《史记·张仪列传》:有卞庄子刺虎一文。

5. 冉求:孔子弟子。

6. 授命:授同受,接受命令,在此引申为挺身而出。

7. 久要:久处于困穷。

8. 平生之言:平生的志向。

整篇解释:

子路问怎样才算个完美的人。孔子说:“有藏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不贪婪,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技艺,再用礼乐来修饰,就可以算个完美的人了。”孔子又说:“现如今完美的人何必一定要那样呢? 只要能做到不取不义之利,遇到危难能挺身而出,久处于困穷而不忘平生的志向,也就可以算个完美的人了。”

补充说明:

1. 此章,孔子认为智,不欲,勇,艺,礼乐,这些都是完美人格必须具备的品质,属于完美人格的体。而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这些都是完美人格的行动原则,属于完美人格的用。

2. 孔子对子路讲了完美人格的体,目的是要让子路知道完美人格需要的是一系列优秀的品质,而不是仅仅一方面的,让子路明白他自己离完美人格还差的很远,所以要戒骄戒躁,谦虚谨慎,继续努力学习。

3. 孔子又对子路补充讲了完美人格的用,是为子路指出完美人格的行动原则,对子路来说就非常实用和具有指导意义。

附:

杨伯俊先生解释:

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孔子又说:“现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人。”

钱穆先生解释:

子路問道:“如何纔可算一成人了?”先生說:“像臧武仲那般的智,孟公綽那般的不欲,卞莊子那般的勇,冉求那般的多藝,再增加上禮樂修養,也可算得一成人了。”先生又說:“至於在今天,要算一成人,又何必這樣呀!見有利,能思量到義。見有危,能不惜把自己生命交出。平日和人有諾言,隔久能不忘。這樣也可算是一成人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