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颜渊篇》12.22

(2022-05-01 08:34:22)
标签:

365

教育

历史

情感

杂谈

分类: 论语新解
12.22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周明新愚解:

1. 错:锉,磨。引申为矫正。

2. 皋陶:舜帝时的司寇,专管刑杀流放罪犯。

3. 伊尹:商汤的宰相,辅助商汤将夏桀放逐到南巢。

整篇解释:

樊迟问如何做到仁。孔子说:“爱人。”樊迟又问如何做到智。孔子说:“知人。”樊迟不解其意。孔子说:“举用正直的人,矫正各种曲枉的人,就能让曲枉的人变的正直。”樊迟退出,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并问他如何做到智,老师说:‘举用正直的人,矫正各种曲枉的人,就能让曲枉的人变的正直。’这是什么意思? 子夏说:“这句话的内涵太丰富了,舜治理天下时,在众人中挑选人才,他举用了皋陶,那些不仁的人就远离了。汤治理天下时,在众人中挑选人才,他举用了伊尹,那些不仁的人就远离了。

补充说明:

1. 此章,孔子从爱人和知人的角度来论说了仁。孔子说的知人就是要知人善用,就是举直;孔子说的爱人就是要匡救他人,要能使枉者直。

2. 子夏解释的“不仁者远也”和孔子说的“能使枉者直”这两句话还是有点区别的,子夏是要去恶,而孔子是要化恶,可见孔子的话体现了爱人的思想。

 


附:

杨伯俊先生解释: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樊迟还不明白。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说得多么深刻呀!舜有天下,在众人中逃选人才,把皋陶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伊尹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

钱穆先生解释:

樊遲問:“如何是仁?”先生說:“愛人。”又問:“如何是知?”先生說:“知人。”樊遲聽了不明白。先生說:“舉用正直的人,加在那些枉曲之人上面,也能使枉曲的正直了。”樊遲退下,又去見子夏,說:“剛纔我去見先生,請問如何是知,先生說:‘舉用正直的人加在那些枉曲的人上面,能使枉曲的也正直。’這是怎樣的說法呀?”子夏說:“這話中涵義多豐富呀!舜有了天下,在眾人中選出一個臯陶來舉用他,那些不仁的人便都遠去了。湯有了天下,在眾人中選出一個伊尹來舉用他,那些不仁的人也都遠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