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颜渊篇》12.4
(2022-04-24 11:55:56)
标签:
365教育历史情感杂谈 |
分类: 论语新解 |
12.4
司马牛问君子。子问:“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周明新愚解:
1. 疚:困惑和纠结。
整篇解释:
司马牛问如何做个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就成了君子啦?”孔子说:“自我反省直到没有困惑纠结了,那还有什么忧愁和恐惧的。”
补充说明:
1.
此章,孔子从自我反省的角度谈论了如何做个君子。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具备良好的自省能力,通过自省去解决掉内心的困惑和纠结,始终让自己处于一种明明白白、平和的状态。
2.
从孔子对司马牛的解答中来看,当时处于流亡中的司马牛应该是处在一种极其矛盾纠结的心理状态之中。而孔子希望他能从中解脱出来。怎么解脱呢?那就是通过自我反省的方式。
3. 此章孔子讲的为君子之道或与他曾经讲自己“四十不惑”的意思很相近。
附:
杨伯俊先生解释:
司马牛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样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吗?”孔子说:“自己问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忧愁和恐惧呢?”
钱穆先生解释:
司馬牛問,如何可得謂君子?先生說:“君子不憂不懼。”司馬牛說:“不憂不懼,就得稱君子嗎?”先生說:“只要內心自省不覺有病,那又何憂何懼呀?”
前一篇:论语《颜渊篇》12.3
后一篇:论语《颜渊篇》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