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先进篇》11.24

(2022-04-23 10:37:13)
标签:

365

教育

历史

情感

杂谈

分类: 论语新解
11.24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周明新愚解:

1. 季子然:或为季孙氏宗主季康子派出招冉求和子路的使者。

2. 具臣:具备臣的素质。

整篇解释:季子然问:“仲由和冉求可以当大臣吗?”孔子说:“我还以为你问别的呢?原来是问仲由和冉求啊。所谓当大臣的人,要用正道事奉君主,行不通就辞职。现在仲由和冉求,可以说都具备了当大臣的素质。季子然又问:“那他们都是听命的人吗?”孔子说:“叫他去杀父亲和君主,就不会听命的。”

补充说明:

1. 此章或为新继任的季孙氏宗主季康子派季子然去陈国招冉求和仲由时,季子然和孔子的一番对话,当孔子得知季康子派人来,以为是要招自己回鲁国的,所以发出了“吾以子为异之问”。

2. 季子然为什么要问:“他们都是听命的人呢?”因为孔子当年在鲁国实施过“隳三都”,目的就是要削弱季孙氏的势力,虽然当时的季孙氏宗主是季康子老爸季桓子,但新继任的季康子仍有点不放心,希望知道孔子现在对季孙氏的态度,而孔子的回答说除了弑父和君以外都能听命,也算能让季康子放心地召回冉求和仲由了。后来冉求被召回了鲁国,而子路没回鲁国,或是为了要保护仍在国外的孔子的原因吧。

3. 孔子在此章说出了一个臣事君之道,那就是要用正道事君,如果行不通就辞职。对于君主不合乎礼的命令,臣也可以不执行。如果这样去推理一下孔子的话,那种“君让臣死,臣不敢不死” 的话就完全和孔子的思想背道而驰了。

附:

杨伯俊先生解释:
 
季子然问:“仲由和冉求可以算是大臣吗?孔子说:“我以为你是问别人,原来是问由和求呀。所谓大臣是能够用周公之道的要求来事奉君主,如果这样不行,他宁肯辞职不干。现在由和求这两个人,只能算是充数的臣子罢了。”季子然说:“那么他们会一切都跟着季氏干吗?”孔子说:“杀父亲、杀君主的事,他们也不会跟着干的。”

钱穆先生解释:
 
季子然問道:“仲由、冉求是否可得稱是大臣呀!”先生說:“我以為你會問些別的事,那知你只問由、求兩人呀!所謂的大臣,應能以道事君,看來不可,便不幹了。現在由與求,只算是備位充數的臣罷了!”季然說:“那們他們該是肯聽話的人吧?”先生說:“若要弒父弒君,他們也是不會聽從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