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罕篇》9.13
(2022-03-27 09:45:46)
标签:
365教育历史情感杂谈 |
分类: 论语新解 |
9.13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周明新愚解:
1. 韫椟:皮制的小匣子。
2. 善贾:识货的商人。
3. 沽:卖。
整篇解释:
子贡说:有一块美玉在这里,是用皮匣子把它收藏起来,还是去寻找识货的商人来把它卖掉?孔子说:“卖掉它!卖掉它!我等待识货的商人。
补充说明:
1. 孔子和子贡的对话反映出一个哲学问题,那就是出世和入世的问题,很显然孔子是想要积极有为的,是入世的思想。
2.
孔子和子贡在对于如何被赏识的思路上有所区别,子贡要“求为用”,而孔子要“待求为用”,孔子的思路类似于姜子牙钓鱼等待周文王。
3.
后来孔子周游列国的做法好似把自己摆在了各诸侯君主的面前,只可惜他的思想不能满足各诸侯君主的现实需求,虽然孔子没有被重用,但是孔子仍秉持“待求为用”的思想,并没有为了“求为用”
而去改变自己的思想。
附:
杨伯俊先生解释:
子贡说:“这里有一块美玉,是把它收藏在柜子里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卖掉呢?”孔子说:“卖掉吧,卖掉吧!我正在等着识货的人呢。”
钱穆先生解释:
子貢說:“若有一塊美玉在這裏,還是裝在匣中藏起呢?還是求一個高價出賣呢?”先生說:“賣呀!賣呀!我只在這裏等待出價的。”
前一篇:论语《子罕篇》9.12
后一篇:论语《子罕篇》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