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绿地要“共享”更要“共护”

(2023-05-17 16:41:46)
标签:

旅游

时评

       厦门市13个公园绿地、20个试点区域将开放共享绿地试点。市民游客可在共享绿地上搭建帐篷、运动健身、休闲游憩,走进绿地,亲近自然,尽享生态红利(见5月17日海峡导报)。
      毫无疑问,此举,可以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户外活动需求,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让市民更有效地拥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值得点赞。然而,为了不使这一“绿地共享”善举“昙花一现”,使它成为“常青树”,绿地共享后,人流量增大,绿地养护如何保障这一问题,也是人们亟待解决的。
       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管理部门和游客市民共同努力:一方面,公园管理机构要加大绿地养护管理力度,根据开放游憩活动的草坪区域植物生长周期和特性,推广地块轮换养护管理等制度,合理设置养护期,明确开放区域草坪的轮休表,避免植被被过度踩踏影响正常生长,确保开放时能保持最佳景观效果。公园管理机构要进一步完善公园绿地共享空间周边卫生间、垃圾收集点等配套服务设施,提升服务功能,提升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一方面需要游客市民文明共享绿地,不乱扔垃圾,尽力做到“垃圾不落地”、不乱踩绿地,尽力做到“与绿地和谐相处”、不使用明火;不从事烧烤;不在草坪上打钉固定帐篷等设施;不利用树木设置吊床……
      毋庸置疑,“共享绿地”的寿命是与游客市民的“文明共享”程度成正比的。即:游客市民的“文明共享”程度越高越久,“共享绿地”的寿命就越长。笔者由衷希望游客市民为了更有效地拥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尽力提高“文明共享”的程度,让“共享绿地”延年益寿,争取使它成为永远不老的“常青树”!
     总而言之,绿地要“共享”更要“共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