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集美区兑山革命烈士陵园停车场,日前向公众开放(见10月26日海峡导报)。
殊不知,几个月前这里还是被历史违建侵占的集体用地,不仅脏乱差,还存在不少安全隐患。为此,厦门集美区城市管理局重拳出击、联合执法,拆除违建,消除“顽疾”的同时,加速拆违成果转化,完善公共服务,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
厦门城市管理局的“治违术”并无奥妙,全在一个“硬”字。有道是:邪不敌正,硬能治“歪”;你硬他软,你软他“歪”。此中道理,庶几乎无人不晓。但是有些地方的城市管理部门就做不到:有的但求平安无事,唯恐惹”祸"上身、有的对违建实物视而不见,见而不管,管而不彻底……凡此种种“不作为”的态度,非但难能让群众提高获得感,反而会使违建者肆无忌惮。相形之下,厦门集美区城市管理局的做法,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值得各地举一反三地借鉴了。
当然,“硬”也要讲究硬的艺术,要硬得合法合理合情,硬得富含人情味,决不能压服当事人,重在感化教育。如同厦门集美区城市管理局处理集美区兑山革命烈士陵园历史违建的过程中,执法人员三番五次上门走访,主动与当事人“交朋友”,反复劝导教育,耐心倾听诉求,积极帮助解决困难。考虑到部分承租户的实际搬迁困难,执法人员尽可能宽限搬离和拆除时间,以便其寻找合适的经营场所,终于获得了所有当事人的理解和配合。最终超过三成的当事人自行拆除违法建筑物……总之,摒弃“暴力执法”,主动关怀当事人利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只要“治违术”的功夫“硬”到家,何愁违建物不能治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