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福建省30多家医院实现医保“码上结算”,群众无需前往窗口或自助机排队(见10月21日福州日报)。闻此消息,笔者不禁要大声疾呼:医保实现”码上结算“,宜保留”窗口结算“!
诚然,医保实现“码上结算”,结算者不用去窗口或者自助机排长队,只要用手机扫扫就能结算,且取药和检验取号也不用去自助机打印凭条了,拿个手机去窗口就行,特别省事。从这一点看,有关方面促成医保实现“码上结算”,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表现之一,值得点赞。但是,事情往往会有另一面。
众所周知,实现“码上结算”的前提是,结算者必须会操作智能手机,而如今还有大量中老年人不会操作智能手机,也就是说,即便“码上结算”再便捷,大量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中老年人也只能“望洋兴叹”,无缘于“码上结算”的便捷。如果医院实现医保“码上结算”后,立即撤了“窗口结算”,无疑会使大量中老年人无法顺利结算医保。显然,这不仅有悖“码上结算”的美好初衷,而对大量中老年人的“医保结算权”也是一种侵害。也因此,笔者以为,实现医保“码上结算”后,不能立即撤了“窗口结算”。
或许有人要说,如果让“码上结算”与“窗口结算”并存,岂非浪费资源吗?然而,我要说,与确保大量中老年人的“医保结算权”不受侵害,真正实现“码上结算”的美好初衷相比,这一点“浪费”实在是不足挂齿矣!何况,当“窗口结算”真正无人问津,成为“过去时”后,再撤销“窗口结算”,也为时不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