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题研究四)开题报告

(2019-12-26 10:34:08)
分类: 教育


“微写作”训练在作文序列化教学中的运用

                    

课题负责人                   

                      

                   


开题活动简况

为规范课题管理,做好做实课题研究工作,确保课题研究扎实推进,有效发挥课题研究引领教育教学的作用,根据县教学研究室的通知要求,定于201872日召开我校立项课题《“微写作”训练在作文序列化教学中的运用》的开题会议。

会议时间:201872日上午

会议地点:一中C区会议室

会议内容:(1)汇报学习开题报告

(2) 专家问答评议

(3) 现场观摩公开课

(4) 课题研究方法培训及分工介绍

参会人员:课题主持人及课题组全体成员、评议专家


一、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1000字左右(可加页)。

   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上午好!

我校承担的《“微写作”训练在作文序列化教学中的运用》课题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重点从课题研究的可行性上向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汇报如下。

课题的界定:

“微写作”是一种片段训练,利用微写作训练的方式进行作文教学,有利于作文教学的序列化,及时反馈评价,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构建起开放有序的作文课程。

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微写作”训练的内容,开拓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认知世界,感悟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助力作文教学。

2.通过研究“微写作”训练的形式,最终构建起作文序列化训练的“微写作”训练体系,从而推动作文序列化的发展。

3.通过研究“微写作”训练与文本阅读的结合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与写的习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达到阅读和写作的双赢,也由课内延伸课外,培养起学生的“大语文观”。

研究的内容:

为了便于我们驾驭操作,经课题组研究,在特级教师指导下,我们明确以高考写作教学为切入点,重点研究以下内容

1.研究“微写作”训练关注的内容。

2.研究“微写作”训练采用的形式。

3.研究寻找“微写作”训练与文本阅读的结合点。

以上所有研究内容都是对写作教学和高考作文的研究,所有研究的目的都有两个层面:一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二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展完善学生的个性。

研究的方法:

根据课题的研究需要,我们拟采用下列方法加以研究与实验:

1.观察法;

2.案例研究法;

3.文献研究法;

4.行动研究法;

5.经验总结法

  本课题组将以学校的教研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从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施、教学反思三方面入手。

组织分工:

 

研究进度

  为了使本课题研究工作更加科学有序的开展,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1.预研究阶段2018年3月

   此阶段为第一阶段,是实验的摸索准备阶段,主要工作是组建课题组,确定课题组成员;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有关的理论,提高认识;调查我校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好课题的论证和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并开展试研究,积累相关经验。

   2.试验探索阶段2018年4月-2019年1月

   此阶段为第二阶段,是本课题研究的正式试验阶段,也是研究工作的主体阶段,主要任务是依据课题研究方案开展有序的研究工作,搜集相关的试验材料。

  每月安排一次“微习作”训练指导观摩课,确定作文指导方法。

3.总结思考阶段(20192-20193月)

此阶段为第三阶段,是试验的总结阶段,这个阶段主要将教学中的经验、做法,加以整理提炼,形成教学模式。总结出相应的研究成果,反思试验过程中的得与失,教师撰写相关的试验论文和研究报告,准备课题的总结验收工作。

保障措施:

1. 课题研究的学术保障

具有开展教育科研的实践基础。

我校向来重视教研工作,教研实力雄厚,有自己专门的教科研刊物——《阳信一中教科研》和《啄春泥》校刊,且学校多次承担中语会课题和其他国家级课题,具有开展课题研究的丰富经验。

具有开展教育科研的队伍基础。

课题组成员搭配合理既有工作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又有年富力强,工作热情高涨的年轻教师。特级教师董老师作为顾问,我们相信一定会结出丰硕成果。

 

 

2. 课题研究的措施保障

专家培训引领夯实理论基础。

通过邀请专家作报告、教研组活动、教师自学等形式,开展校本培训,并与上级培训相结合,学习课题有关理论,拓宽眼界,提高思想。

丰富资料设备建立网络平台

我校新校建成搬迁,校园计算机网络发达, 各教室均配备有多媒体教学平台,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较为完善,为完成课题研究提供技术保障。

加强科研管理,制定相关制度。

3. 学校教科室制定了课题管理制度,开课题研究的措施保障

专家培训引领夯实理论基础。

通过邀请专家作报告、教研组活动、教师自学等形式,开展校本培训,并与上级培训相结合,学习课题有关理论,拓宽眼界,提高思想。

丰富资料设备建立网络平台

我校新校建成搬迁,校园计算机网络发达, 各教室均配备有多媒体教学平台,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较为完善,为完成课题研究提供技术保障。

加强科研管理,制定相关制度。

学校教科室制定了课题管理制度,开展论文、课例评比,展示优秀成果,推广先进经验,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制度保障

提供科研经费,给予财力支持。

我校将设立专项科研经费,提供财力支持,为课题研究提供物质保障

预期研究成果:

1、前期研究情况、

2、课题研究报告。对课题研究的工作报告、研究成果形成系统的报告。

3、撰写发表论文。对课题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总结,撰写论文,求发表,扩大研究的影响面。

4、打造一支专家型的作文教学教师队伍。

 

 

 

 

 

 

                       课题负责人签名   

                                20187  2 

                     

二、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限500字左右。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注重时代性,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微写作”训练在作文序列化教学中的运用》课题研究体现新课程理念,把握正确的教育改革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正确的方向性。

“一段是一篇的具体而微。”教学中,化整为零,从微开始,分解写作目标,进行微写作训练,为作文教学的序列化推进助力。“微写作”训练在作文序列化教学中的运用》课题研究坚持问题导向,重点研究教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聚焦教学创新、课堂创新,对改革教学实践有指导意义,很有针对性。   

“微写作” 训练费时较少,可与阅读课、写作课结合进行;另外指导方便,详可逐句分析讨论,略可几段综合比较;再者实效性强,一课之内,讲了就练,或练了再讲,当堂完成;四是积极性高,当堂评价反馈,学生积极性高。“微写作”训练在作文序列化教学中的运用》课题研究,践行行动研究的方式,扎根教学改革实践,课题研究与实际工作有效结合,拥有实践性。

微课程是基于学校资源、教师能力与学生兴趣,以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微写作”训练在作文序列化教学中的运用》课题研究,探索教学改革的新思路,进行适度超前的研究,引领教学改革的发展,富有前瞻性。

“微写作”训练在作文序列化教学中的运用》课题 组成员由一线教师参与研究,年轻优秀是标志,团结奋进是精神,研究创新是本性,且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本课题已经过学校研究审定,认为极具研究价值,学校将予以资金支持。所有这些都是课题能够顺利进行的保障。

根据当前多媒体的广泛应用,可以将“微写作”和“微课”进行有机结合,提高写作教学效率。

我们专家组经过评议,认为“微写作”训练在作文序列化教学中的运用》课题研究可行,定会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定会推动学校的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评议专家组签名

                                  2018  7  2 

三、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500字左右(可加页)。

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对照课题申请书,结合课题前期研究实际,特对研究计划进行适当调整,增加研究内容,增加研究目的。

研究内容:

为了便于我们驾驭操作,经课题组研究,在特级教师指导下,我们明确以高考写作教学为切入点,重点研究以下内容

1.研究“微写作”训练关注的内容。

2.研究“微写作”训练采用的形式。

3.研究寻找“微写作”训练与文本阅读的结合点。

以上所有研究内容都是对写作教学和高考作文的研究,所有研究的目的都有两个层面:一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二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展完善学生的个性。

变更后研究内容:

为了便于研究,本课题研究以高考写作教学为切入点,重点研究以下内容

1.研究“微写作”训练关注的内容。

2.研究“微写作”训练采用的形式。

3.研究寻找“微写作”训练与文本阅读的结合点。

4.研究利用“微课程”进行“微写作”教学。

以上所有研究内容都是对写作教学和高考作文的研究,所有研究的目的都有两个层面:一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二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展完善学生的个性。

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微写作”训练的内容,开拓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认知世界,感悟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助力作文教学。

2.通过研究“微写作”训练的形式,最终构建起作文序列化训练的“微写作”训练体系,从而推动作文序列化的发展。

3.通过研究“微写作”训练与文本阅读的结合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与写的习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达到阅读和写作的双赢,也由课内延伸课外,培养起学生的“大语文观”。

变更后的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微写作”训练的内容,开拓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认知世界,感悟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助力作文教学。

2.通过研究“微写作”训练的形式,最终构建起作文序列化训练的“微写作”训练体系,从而推动作文序列化的发展。

3.通过研究“微写作”训练与文本阅读的结合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与写的习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达到阅读和写作的双赢,也由课内延伸课外,培养起学生的“大语文观”。

  4.通过研究利用“微课程”进行“微写作”教学,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提升习作教学的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习作素养。

四、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科研管理部门盖章

 

                          年  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