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四)开题报告
(2019-12-26 10:34:08)分类: 教育 |
开 题 报 告
课 题 名 称“微写作”训练在作文序列化教学中的运用
立 项 编 号
课题负责人
所 在 单 位
填 表 日 期
开题活动简况 为规范课题管理,做好做实课题研究工作,确保课题研究扎实推进,有效发挥课题研究引领教育教学的作用,根据县教学研究室的通知要求,定于2018年7月2日召开我校立项课题《“微写作”训练在作文序列化教学中的运用》的开题会议。 会议时间:2018年7月2日上午 会议地点:一中C区会议室 会议内容:(1)汇报学习开题报告 (2) 专家问答评议 (3) 现场观摩公开课 (4) 课题研究方法培训及分工介绍 参会人员:课题主持人及课题组全体成员、评议专家 |
一、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1000字左右(可加页)。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上午好! 我校承担的《“微写作”训练在作文序列化教学中的运用》课题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重点从课题研究的可行性上向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汇报如下。 课题的界定: “微写作”是一种片段训练,利用微写作训练的方式进行作文教学,有利于作文教学的序列化,及时反馈评价,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构建起开放有序的作文课程。 研究的目标: 2.通过研究“微写作”训练的形式,最终构建起作文序列化训练的“微写作”训练体系,从而推动作文序列化的发展。 3.通过研究“微写作”训练与文本阅读的结合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与写的习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达到阅读和写作的双赢,也由课内延伸课外,培养起学生的“大语文观”。 研究的内容: 为了便于我们驾驭操作,经课题组研究,在特级教师指导下,我们明确以高考写作教学为切入点,重点研究以下内容 1.研究“微写作”训练关注的内容。 2.研究“微写作”训练采用的形式。 3.研究寻找“微写作”训练与文本阅读的结合点。 以上所有研究内容都是对写作教学和高考作文的研究,所有研究的目的都有两个层面:一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二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展完善学生的个性。 研究的方法: 根据课题的研究需要,我们拟采用下列方法加以研究与实验: 1.观察法; 2.案例研究法; 3.文献研究法; 4.行动研究法; 5.经验总结法。
|
组织分工: 研究进度:
3.总结思考阶段(2019年2月-2019年3月) 此阶段为第三阶段,是试验的总结阶段,这个阶段主要将教学中的经验、做法,加以整理提炼,形成教学模式。总结出相应的研究成果,反思试验过程中的得与失,教师撰写相关的试验论文和研究报告,准备课题的总结验收工作。 保障措施:
1. 具有开展教育科研的实践基础。 我校向来重视教研工作,教研实力雄厚,有自己专门的教科研刊物——《阳信一中教科研》和《啄春泥》校刊,且学校多次承担中语会课题和其他国家级课题,具有开展课题研究的丰富经验。 具有开展教育科研的队伍基础。 课题组成员搭配合理,既有工作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又有年富力强,工作热情高涨的年轻教师。特级教师董老师作为顾问,我们相信一定会结出丰硕成果。 |
2. 专家培训引领,夯实理论基础。 通过邀请专家作报告、教研组活动、教师自学等形式,开展校本培训,并与上级培训相结合,学习课题有关理论,拓宽眼界,提高思想。 丰富资料设备,建立网络平台。 我校新校建成搬迁,校园计算机网络发达, 各教室均配备有多媒体教学平台,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较为完善,为完成课题研究提供技术保障。 加强科研管理,制定相关制度。
3. 专家培训引领,夯实理论基础。 通过邀请专家作报告、教研组活动、教师自学等形式,开展校本培训,并与上级培训相结合,学习课题有关理论,拓宽眼界,提高思想。 丰富资料设备,建立网络平台。 我校新校建成搬迁,校园计算机网络发达, 各教室均配备有多媒体教学平台,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较为完善,为完成课题研究提供技术保障。 加强科研管理,制定相关制度。 学校教科室制定了课题管理制度,开展论文、课例评比,展示优秀成果,推广先进经验,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制度保障。 提供科研经费,给予财力支持。 我校将设立专项科研经费,提供财力支持,为课题研究提供物质保障。 预期研究成果: 1、前期研究情况、 2、课题研究报告。对课题研究的工作报告、研究成果形成系统的报告。 3、撰写发表论文。对课题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总结,撰写论文,求发表,扩大研究的影响面。 4、打造一支专家型的作文教学教师队伍。
|
二、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限500字左右。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注重时代性,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微写作”训练在作文序列化教学中的运用》课题研究体现新课程理念,把握正确的教育改革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正确的方向性。
“一段是一篇的具体而微。”教学中,化整为零,从微开始,分解写作目标,进行微写作训练,为作文教学的序列化推进助力。《“微写作”训练在作文序列化教学中的运用》课题研究坚持问题导向,重点研究教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聚焦教学创新、课堂创新,对改革教学实践有指导意义,很有针对性。 “微写作” 训练费时较少,可与阅读课、写作课结合进行;另外指导方便,详可逐句分析讨论,略可几段综合比较;再者实效性强,一课之内,讲了就练,或练了再讲,当堂完成;四是积极性高,当堂评价反馈,学生积极性高。《“微写作”训练在作文序列化教学中的运用》课题研究,践行行动研究的方式,扎根教学改革实践,课题研究与实际工作有效结合,拥有实践性。 微课程是基于学校资源、教师能力与学生兴趣,以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微写作”训练在作文序列化教学中的运用》课题研究,探索教学改革的新思路,进行适度超前的研究,引领教学改革的发展,富有前瞻性。
《“微写作”训练在作文序列化教学中的运用》课题 根据当前多媒体的广泛应用,可以将“微写作”和“微课”进行有机结合,提高写作教学效率。 我们专家组经过评议,认为《“微写作”训练在作文序列化教学中的运用》课题研究可行,定会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定会推动学校的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
三、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500字左右(可加页)。 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对照课题申请书,结合课题前期研究实际,特对研究计划进行适当调整,增加研究内容,增加研究目的。 原研究内容: 为了便于我们驾驭操作,经课题组研究,在特级教师指导下,我们明确以高考写作教学为切入点,重点研究以下内容 1.研究“微写作”训练关注的内容。 2.研究“微写作”训练采用的形式。 3.研究寻找“微写作”训练与文本阅读的结合点。 以上所有研究内容都是对写作教学和高考作文的研究,所有研究的目的都有两个层面:一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二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展完善学生的个性。 变更后研究内容: 为了便于研究,本课题研究以高考写作教学为切入点,重点研究以下内容 1.研究“微写作”训练关注的内容。 2.研究“微写作”训练采用的形式。 3.研究寻找“微写作”训练与文本阅读的结合点。 4.研究利用“微课程”进行“微写作”教学。 以上所有研究内容都是对写作教学和高考作文的研究,所有研究的目的都有两个层面:一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二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展完善学生的个性。 原研究的目标: 2.通过研究“微写作”训练的形式,最终构建起作文序列化训练的“微写作”训练体系,从而推动作文序列化的发展。 3.通过研究“微写作”训练与文本阅读的结合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与写的习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达到阅读和写作的双赢,也由课内延伸课外,培养起学生的“大语文观”。 变更后的研究目标: 2.通过研究“微写作”训练的形式,最终构建起作文序列化训练的“微写作”训练体系,从而推动作文序列化的发展。 3.通过研究“微写作”训练与文本阅读的结合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与写的习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达到阅读和写作的双赢,也由课内延伸课外,培养起学生的“大语文观”。
|
四、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科研管理部门盖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