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学史教篇》白话译文(2)

(2020-08-04 10:11:45)

科学史教篇白话译文(2

(科学发展的历史给人的启发和教益。)

原作:鲁迅

培根著书,列举古来科学的进步,以及达到他主要目的的途径,叫《新工具》。虽然后来的结果,不如他所希求的那样,但是平心而论,绝不可以说他的成绩不伟大。只是书中提倡的,是遵循归纳推理的方法,不强调实验,后人因而觉得很惊奇。原来在培根时代,学术风气和现在很不一样,那时经院学派的烦琐哲学流行。只要抓到一两点琐屑的事实,每每看作一种大法则的前因。培根想要扭转这样风气,势必不得不摒斥经院哲学中那种假设夸张的积习,而强调归纳法。不重视演绎法,是不得已的事。况且他也并没有这样说,我们观察他的思想方法,也并没有偏废。他阐述了研究自然现象有两个方法:起初是由经验到理论,以后是由理论到新的经验。所以他说,做成一件事,是依靠手呢,还是依靠脑呢?这不是单凭哪一方面。必须要有机械和其他因素的辅助,条件才算具备。事情,既要依靠手,也要依靠脑。看了他的这些言论,可以推知《新工具》的第二部分,必定有讲演绎法的,然而第二部分没有公布于世。因此,培根的学说并不完整,他所发扬光大的,仅仅到归纳法为止。系统的运用归纳法,别人常常做不到,他的成就,也不能超过实验的经验。依靠实践经验来探讨新的理论,进而研究宇宙的基本法则,受到了学者们的责难。培根虽然不喜欢假设,但是对现代科学有很大贡献,使科学达到盛大的地步,很多不是假设的结果吗?培根的学说有片面性,把它看作挽救学术风气的手段好了,不要过多地责难他。

这之后大约三十年,笛卡尔生于法国,以数学著称,近代哲学的基础,依赖他建立起来。曾经独自鼓吹尊重“怀疑”的思潮,相信真理的存在,从发现中探求科学的基础,到科学中找寻治学的方法。他说过,“研究几何学,能够用最简明的道理,领会理解众多的定理。我因而领悟到人类所能认识的一切事物,也都应该用这个方法来解决。如果不把谬误当做真理,而遵循着应当遵循的道路,那么没有什么事情不能成功,没有什么事物不可理解了”。他的哲学完全使用演绎法,并推广应用,用来驾驭科学。所谓由原因到结果,而不是从结果导出原因,这是他在《哲学原理》一书中说的,也特别赞同它是方法论的基础,思想的核心。至于他的方法,评论者也认为并不全面;如果一味奉行,它的弊端就和偏倚培根的归纳法并不两样。只是对过于重视经验的人,起一点纠正的作用。如果要避免片面性,偏重于培根的归纳法固然不对,偏重于笛卡尔的演绎法,也不对。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真理才得以昭明;科学能有今天的成就,实际上正是两者结合起来的缘故。伽利略,哈维,波义尔,牛顿,都不像培根那样偏重于归纳法,像笛卡尔那样固守演绎法;卓然独立,不偏倚一方来从事自己的事业。培根活着的时候,对于国民财富的增长,和科学实践带来的成果,怀着极为坚定的期望。时间过去了一百年,科学更加进步,而结果并不像他所期望的那样。牛顿的发现极为伟大,笛卡尔对数学的研究也极为精深,而世人得到的,只不过是思想的财富而已。国家的安全,人生的享乐,并没有从中得到。此外,像波义尔在化学和力学实验方面的贡献,帕斯卡和托里拆利在测量大气压力方面的创造,以及马尓皮基对生理学的研究,成绩都很大。可是,工业还是老样子,交通运输业也没有改良,采矿业也没有什么进步,只是在机械学方面才出现极为粗糙的时钟而已。到十八世纪中叶,英、法、德、意各国科学界的人才辈出,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的进步,灿然可观。如果要问这些进步给社会带来了哪些福利,那倒是不容易回答。等到酝酿很久以后,实际效益才明显起来,到了这个世纪的末叶 ,其效用突然大为显著。所有工业的设备材料,植物的繁殖培养,动物的畜牧改良,没有不得到科学的好处。十九世纪的物质文明,实际上就孕育在那个时候。这潮流汹涌澎湃,人们的精神也振作起来,社会风气为之一新。只是那些杰出的科学家并不关心这些,像前面已经说过的,他们唯一的目的仅仅是追求知识和真理。掀起脑海中的波澜,扫除学术界的荒秽,运用他们全部的身心、时间和精力,日复一日地探究大自然的规律。当时有名的科学家,没有不是这样的。像赫歇尔和拉普拉斯对于天文学,杨格和弗勒那尔对于光学,欧思第德对于力学,拉马克对于生物学,德·康多尔对于植物学,维尔纳对于矿物学,赫顿对于地质学,瓦特对于机械学,是其中最著名的。看看他们的目的,难道是追求实际利益吗?然而,矿井里用的防火安全灯制造出来了,蒸汽机制造出来了,采矿术也兴盛起来。但社会的报道,单单震惊于这一点,每天赞扬当前的成果,把学者漠然地晾在一边。因果颠倒,没有比这更厉害的。像这样去求得进步,就像把鞭子抽在马笼头上,怎么能达到目的呢?但是如果说只是科学有利于工业,工业对于科学并没有什么益处,人们都羡慕科学的荣耀,那又不对了。社会越来越复杂,就有了分工的必要,每个人不得不各有专业,相互协作,才能够共同进步。工业生产受科学的利益固然很多,科学从工业生产得到的帮助也不少。现在设想自己置身于原始人中间,显微镜、天平不用说了,就是酒精和玻璃仪器也弄不到,科学家有什么办法呢?恐怕只能冥思苦想。单纯的依靠思索,是古代雅典和亚历山大城的科学由盛而衰的原因。许多事情都是利害相关,休戚与共,倒也真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