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春游
(2022-09-09 10:37:08)咸阳春游
李亚民
4月22日,早上起来,天阴阴的,空气中似乎还弥漫着一丝丝水腥气呢,但是,还真不是雨天。
老侯几天前相约:4月22号,同学几个去咸阳,逛逛博物馆、走走咸阳桥、遛遛渭河湾……这个计划真是大得人心。今年春天,心里总是闷闷的。我这个人惰性大,自己没有主动性,但有人鼓动吆喝,就会积极响应。说来也是,出去转转,应该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说来也寸,接到这个令人欣喜的通知之后,天就一直在下。我嘴上不说,心里却在打鼓:这事呀,恐怕弄不成了!直到4月21号,早上还中雨如丝,下午却一线阳光穿云出,色彩斑斓。天气好了,心情一下晴朗起来,我发微信给老侯:“老班长,看来呀,明天是个好日子!”老侯回复:“咱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我明天九点到你单位门口等你,代英他们开车过来,咱就走。”
“欧凯!说走咱就走,天上的星星灿北斗哇!”几天阴雨造成的抑郁情绪一扫而空!
第二天八点半刚过,我就到老侯所说的地方等他。看看时间还早,就迎着他来的方向走,碰上面不是更好吗?走了不短路程,觉得有点不对劲儿,就用电话联系。事实上,俩人已经迎面错过相背而行了。嗨嗨……你看看,这眼神儿,真是老了。
所谓军人素质雷厉风行,九点刚到,一辆深色的保时捷就稳稳地停在我们身边。老王驾车正襟危坐,代英打开副驾门笑意盈盈地招手。拉开后门,车内还有美女一枚:水莲已经为我们腾出了地方。我笑了:“哈哈……今天不错,男女混杂,干活不乏;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真是陈世美他爹——老美了!”这话有些随便调皮,代英管人习惯了,自然俐齿伶牙,就鄙夷地攻击我:“哎,我说老李,啥素质?你在你工厂工头当惯了,把姐当打工妹唻?”我赶快解释:“骚瑞、骚瑞,我是见了你们高兴,得意忘形了!”
乘坐稳当,保时捷像条大鱼,一下就滑入了车流!路好、车好、心情好,老王的手艺也不错,大家就嘻嘻哈哈起来。
西安到咸阳,应该是最容易辨识的线路。两个城市很近,大道如砥,一路向西就是。可是,城市建设发展得太快了,快到咸阳时,遇着一个大转盘,道路施工,导航就有些乱了,一会儿让你左拐、一会儿让你右转,再不就是提示你:您已经偏离目标方向,重新为您设计路径!开车的老王有些迷糊,就和老侯讨论起线路来。说来也是,人脑有人脑优势,老侯那是猴精猴精,情况熟悉头脑机灵,就按着他的意见循序渐进。不久,车就上了渭河咸阳二号桥。
上了桥,宽阔的河道露了出来,天似乎更亮了一些,人的心情一下就舒畅起来。渭河咸阳二号桥当年是西北最大的斜拉桥,大桥中部的H形混凝土索塔像一只昂首向天的大鸟,两侧斜拉的钢索网就是它那如同垂天之云的翅膀了。此桥介于西咸两城之间,是重要的交通枢纽。2007年咸阳湖建成后,景观效果更为明显突出,此桥成了咸阳市标志性建筑。通车后,不仅缓解咸阳过境货运和市内交通压力,而且大力推动了“西咸经济一体化”进程。
老侯是个穿山甲,当年是中医大夫,平日注重养生和运动。退休后,他骑单车、乘汽车、坐高铁,全国不敢说,省内的名胜古迹山水佳境基本上跑完了。这次出来就是他的建议:“伙计,一晃奔七了,适当运动还是必要的,咱就在附近跑跑。咸阳是古城,有山有水。当天去当天回,挺好挺好!”
咸阳山水俱阳,是古城也是名城。公元前二世纪始皇在这里发号施令:“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六王毕四海一,平定天下气势如虹;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厥功甚伟。秦朝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朝代,它实现了民族融合的大一统,奠定了祖国的疆域和华夏文明基因。秦始皇的这个历史功绩,如何估量都不会过分。而咸阳,就是这个辉煌朝代的都城,它的重要意义,由此可见。除了秦代的历史陈迹,杜甫诗中:“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的咸阳桥遗址,以及其他时代的古迹依稀可辨。如此说来,这座历史名城,确实值得看一看。
其实,撇开大的历史线索,丰功伟绩灿烂华章也不说,这些年的发展变化,咸阳成了一座既古风古韵又现代气息浓厚的城市,也应该来转一转。说来也是,我住在西安三桥,距离咸阳也就十几公里,退休了,整天闲得学驴叫唤,却没有到这座水滨城市看看。惭愧惭愧,真该谢谢老侯同学呢。
到了市区,找了一个安全的地方,存放好代英那部价格昂贵的高档轿车。然后,一行五人在一个颇有特色的小摊儿吃了早点,就在老侯的引导下溜达了。
咸阳城不大,却精致小巧,城市绿化得很好,人间三月天,春深花如海。街道不甚宽畅,绿荫笼罩歧道横斜,就显得有些清静神秘,很有曲径通幽处的感觉。一行五人,优哉游哉,沿着小道兜兜转转,信步徜徉。由于渭河就在城边,加之这个春天多雨,这个北方城市竟然湿润润水灵灵的。
老侯引导,来到了钟楼广场。咸阳钟楼,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据史料记载:此楼屡圮屡修,现在的建筑自然是新的。为提升环境品质、传承历史文脉的需要,工程投资很大。不但楼修的精致漂亮,而且以主建筑为中心,开辟了一个面积不小的音乐广场。钟楼四面的牌匾依次为:丹凤衔阳、秦风浩荡、钟鸣夕翠、人文千古,无论内容还是书法都非常精彩。特别是丹凤衔阳中的衔阳谐音真是妙不可言。严格说来,这里也有缺陷不足。城区寸金寸土,不到三十米高的仿古建筑,窝蜷在森林一样的现代化楼群里面,显得就有些不伦不类了。现实如此,也是无法之法,吹毛求疵就有点儿小心眼儿,自己给自己添堵不是?原本想上去看看,代英直喊腰疼,水莲兴致也不甚高,女士不积极,男士只能迁就了。我们就在主建筑周围拍照留影:建筑宏伟,油彩斑斓,红花娇艳,绿叶纷披;俩女士嗲嗲地造型,亦乃别有一番风韵。逗乐说笑,倒也高高兴兴。
几个人,沿着小街道转悠,路过一座庙宇:安国寺。寺院正在修缮,我们不是佛门弟子,不看倒也罢了。我特意看了门前的说明:安国寺创建于隋,盛于唐,明代万历年间重修。大门正上方“安国寺”三个行书大字,写得龙翔凤翥雄健洒脱。进不了大门,所得信息也就这些了,好在我们不是信徒,因此,也没有什么遗憾。
咸阳不愧名城,古迹密布。安国寺右手拐弯,就是凤凰台。台前面古建保护碑记载:此楼建于明洪武年,台高6.1米,占地800平方米,台上有大殿4座。传说: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女儿弄玉爱上了风流才子箫史。那箫史不但是个美男,而且吹得一手好箫。穆公便把女儿嫁给了他,并在都城雍建了一个高台,让弄玉箫史夫妇居住。在箫史的指导下,不长时间,兰心蕙质冰雪聪明的弄玉,竟也把箫吹得声如凤鸣。一天,优美的箫声引来一龙一凤,箫史乘龙弄玉乘凤,夫妻双双飞上云霄,成仙而去……
当然,这只是凤凰台的一种说法;另一说是由于建筑形制颇似凤凰,故曰凤凰台。其实呀,这个说法也许更接近于真实。因为,秦穆公时期,秦国的都城在雍,而并不是咸阳。但是,由于加进了才子佳人佐料,人们更愿意相信优美动人的爱情传说。事实上,凤凰台屹立在咸阳,而且是咸阳城区保存完好的高台建筑之一。在此我也大胆演绎一下:秦始皇当年为纪念这位成了仙的前辈,特意在都城咸阳修了一座建筑,用来纪念他这位美丽多情聪慧无比还有艺术细胞的前十八代老姑奶奶。哈哈……凡事呀,一经想象补充再加进爱情因素就完美无瑕疵了!说来好笑,同行的老王当年很帅,也吹得一手好笛子,浪漫史也一定动人,大家就强迫他坦白交代。老王滑头,王顾左右而言他地打哈哈!大家说说笑笑,就到了咸阳博物馆。
咸阳博物馆位于古文化一条街的中山街中段,创建于1962年,用明代洪武四年所建的文庙改造而成,是国家著名的中型博物馆,整体建筑规模宏大,巍峨壮观。这里展出的主要是先秦及秦代的文物,陶罐瓦当建筑基础之类居多。先秦生产力不很发达,秦朝又极其短促,尽管大兴土木,也就十几年时间。屠夫项羽当年入关: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加上二千多年的风雨剥蚀,秦代遗迹荡然泯然,所存无几。所陈列的后人依据史料记载按比例制作的宫殿模型,自然显得很假。好在老王熟悉历史,给大家讲讲故事,凭吊一番而已!
这里确实不能和省城的博物馆相比,但是,它小巧精致,清幽可人。美女自信,到了优美别致的地方,喜欢留下倩影,加上有老王这个专业摄影师,代英、水莲拍了不少照片。疫情期间,馆内游人稀少,人见人就很亲热,一对老年夫妻,请老王给他们拍照。所谓高手在民间,老先生是退休法官,自谓知名的书法家,和我们聊得大为投机。离开时,老先生付上名片,叮咛随时联系,届时一定墨宝相赠。
这个地方确实不错,代英给老王、老侯和我哥仨合影;又请工作人员给五人拍照。代英的手机好,拍出的效果极佳,我对自己形象居然有了一丝自信。
出了博物馆,吃了关中西府颇有名气的biang biang面。小城有小城的优势,溜溜达达就到了现代化仿古建筑——古都廊桥。这儿就是关中八景之一:咸阳古渡几千年的地方。廊桥北起渭阳路,南至渭河南岸,横跨渭河,与世纪大道相通。全长748米,宽14米,是全国首座秦建筑风格、双层人行景观廊桥。桥面前端两侧摆放着秦代创业国君以及名臣武将的雕塑,很有历史的沧桑厚重感。廊桥中部的有点大轮船的感觉,依次有润心阁(北)、秦风阁(主阁)、天籁阁(南)等等。古渡廊桥2017年10月1日正式建成,与周边的清渭楼,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渭河古渡遗址等组成咸阳古渡文化景观带,彰显了“大秦故都,德善咸阳”的古城风采,成为咸阳一座新地标。
我们从北面上桥,信步到桥的中心,觉得走完也就这样,因此也就止步不前了。有点儿累,就在桥边的椅子上小憩闲聊。女士自然免不了拍照,所谓能者多劳,老王也就忙碌起来。为了调动女士情绪,老王插科打诨机关算尽,逗得两位女同学喜笑颜开,结果美女神采焕发,老王超常发挥,照出了颇为得意的照片。
休息了一会,我们折回北岸下桥,沿着河堤向东转悠。真乃盛世,河滨的道路宽阔平坦,绿树红花芳草如茵。老人结伴散步,推着童车的年轻夫妇自在逍遥,少男少女追逐嬉戏……由于经过拦截,这里积水成湖,水面很宽,除了游览观光船之外,还有迅疾如飞在水面划出一道白线的快艇。人的心情受环境,碧波荡漾景色如画,心情一下畅快起来,我就举起臂向快艇欢呼。艇上穿着橘红色救生服的年轻人也:“噢……噢…”地向我们招手示意!
代英雅兴不浅,她精心地拍照摄影,为制作抖音收集素材。
廊桥东面,就是我们早上经过的咸阳二号桥了,从这个方向眺望二号桥,就更像庄子在《逍遥游》里描写的那只巨大的鲲鹏了,不由地想起原文: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眼前竟浮现出一幅壮观的景象。
回到城区,老王就折回取车,老侯就带着我们去清渭楼广场。清渭楼的名气很大,被誉为:西北第一名楼,与黄鹤楼、鹳鹊楼、岳阳楼并称中国四大名楼。清渭楼位于渭河北岸,称谓也很多:咸阳东楼、秦楼、咸阳楼……此楼始建于秦代,两千年的风雨沧桑,迭有兴废。由于时代变迁,清渭楼时兴时废,后来竟被彻底地拆除。但是,文化的力量很大,也很顽强,此楼屡废屡兴,多次移位重建,面目已非当初。但是,她却一直伴着咸阳城的替废兴衰,伴随着千年古渡的悠悠流水,时存时没,或显或隐,始终坚持在渭河岸边。
2004年清渭楼重建,2014年她崭新的面目落成,她以瑰伟绝特的雄姿重现于世。如今,这里成为咸阳湖边的标志性建筑。老的清渭楼荡然无存无法知道她的模样,新的清渭楼却是气势雄伟,你看她:斗拱飞檐,雕梁画栋;菱花隔扇,柔和绚丽;面对渭水,巍然矗立。特别是那副牌匾:山水都阳,实在是好。
有人迷信古人,总说赵州桥、应县塔如何如何,其实呀,今人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古代怎么及得了当代?说来,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无论渭河上的大桥还是廊桥,无论咸阳的钟楼还是清渭楼,那个规制宏伟,那个精致巧妙,那个色彩斑斓,不是古人当时的条件所能达到的。就是被杜牧描写得鬼斧神工天花乱坠的阿房宫,和今天的建筑相比,又能怎样呢?当然,我没有贬低祖先的意思,而是说把问题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客观地认识、解读。
在我遐想之际,老王开车过来了。
一行五人,其乐融融地返还省城。
乐乎哉,此日之游也!
首先是天气好:连阴数日,一旦放晴;山水咸阳,空气新清。惠风和畅,山明水秀;时值仲春,气候宜人。
其次是景点好:精致小城,曲径通幽;历史陈迹,悠悠古风;钟楼清渭,高台凤鸣;廊桥二桥,尽显风采。
其三是人好:三五结群,悠闲自在。老翁老妪,安享盛世;思绪逸飞,凭古论今。聊聊天,溜溜弯,无组团之喧闹,有同窗之友情;无大妈之浮躁,有抖音、摄影之佳作。
哈哈……如此说来,此一游,亦乃天时地利人和也!
一行五人:唐代英 范水莲 侯世伟 王 征 李亚民
130-21-05
2021年5月7日
(22\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