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月教育笔记--教育反思《混班游戏中的指导》

(2022-04-28 13:40:50)

平时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要用心去了解幼儿是如何想的,不要把成人的知识和答案告诉幼儿,不要轻易地打断幼儿的游戏,更不能包办代替或导演幼儿的游戏,这样会不同程度地剥夺了幼儿游戏的自主权。在游戏中幼儿有权决定一切,如:在《小小消防员》的游戏中,由于提供的羊角球和布袋,幼儿可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游戏,有的幼儿在穿布袋跳的过程中总会被脚踩的布袋绊倒,教师可适当引导幼儿自己找出原因或看看其他幼儿跳布袋的方法和自己的有什么不一样。因此游戏的材料、材料投放要以幼儿需要兴趣为出发点﹔游戏的情节、内容要是幼儿自己经验的再现,游戏中出现矛盾、纠纷要以幼儿的方式来解决﹔因此教师要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让幼儿主动控制活动进程,自主决定活动的方式方法。这是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关键。

“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就是要求教师灵活的根据不同的现象,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指导艺术。如果以直接指导(间接指导)和被动(主动)两个方面看相关关系,可以发现:教师直接指导得越多,幼儿越被动﹔反之,教师直接指导得越少,幼儿主动性就越强,自主游戏的目的越能体现。例如在《冲锋陷阵》游戏中,幼儿在开坦克到达地雷区后,要立定跳过地雷区,最后把炸弹投进城堡才算完成任务,在一次游戏中,我发现大班一名幼儿在跳过地雷区投炸弹过程中,总投不进还想要奖品,老师不能因为他投了多次,也真的是投不进而满足孩子的欲望,或是直接告诉他怎么投,而是引导幼儿尝试其它投掷的方法。

但是,教师直接指导的过分减少和开放度的加大,也会使幼儿在活动中产生一些过激行为。又因为年龄,经验的限制,游戏内容往往单一,游戏水平不高。所以在游戏中,教师应注意两个极端,一是认为间接指导就是不指导,让幼儿放任自流,认为自主游戏就是让幼儿随意玩,教师无须干预,只要不打起来,在一旁看着就行﹔二是看到放任自流的结果,矫枉过度而强制介入,追求游戏结果,直接告诉幼儿应该怎么玩,缺乏引导幼儿探索和发展的信心和耐心。

因此,掌握好游戏指导的“度”非常重要,完全直接指导会让幼儿墨守成规,不敢逾越;完全的不指导也会使幼儿无规则意识,形成惟我独尊的性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