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班幼儿合作能力的初步研究中期报告
(2018-04-17 10:59:46)西安市未央区基础教育科研2017年度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
立项号 |
|
课题名称 |
|
|
负责人 |
田婷 |
负责人 所在单位 |
品格浐灞半岛幼儿园 |
|
课 题 研 究 进 展 情 况 |
一.课题简介 课题由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强调要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也从社会关系中提出幼儿与他人的关系是合群、互助、合作、分享、同情,学会合作是儿童进入社会,成为未来主人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也是促进幼儿社会化的一个基本途径。而我国现有的国情是大多数家庭的孩子属于独生子女,家长工作生活压力较大,遇到问题很少与孩子沟通交流,解决问题简单粗暴,使得我们的孩子也缺乏最基本的沟通能力、合作意识。为了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合作品格,更好的适应以后的学习与生活,我们品格浐灞半岛幼儿园提出了《关于小班幼儿合作能力的初步研究》的课题。 课题界定:家园共育是指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家庭亦或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进行教育工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而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就在于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我们这里借鉴“家园共育”概念,并不是纯粹“教学管理”与“家庭教育技术”层面的含义,而是指幼儿自然智能开发课堂教学向“教后”延伸,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整合的功能。通过家园教育资源的整合,实现教学双方智慧潜能整合。 研究目标:根据幼儿年龄、身心特征,针对我园小班幼儿原有的不良性格为幼儿树立合作的的榜样,提供合作的机会,学习合作的方法相关内容的探索和实践。收集整合教育资源,密切加强家园联系,进一步寻求培养幼儿良好品格的有效对策和方法,改善育人环境。通过一定阶段的研究,让在园幼儿能形成该年龄段所具备的良好品格,能够尊重别人、遵守规则,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交往能力。 研究内容:对全体小班幼儿现有的社会交往能力进行调查,然后一一比较分析从中找出影响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因素,这些因素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 二、课题研究情况 1、在理论学习中更新教育观念 我们采用了集体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各成员通过上网、学习专著、阅读教育教学类刊物,学习有关问题转化的教育教学理论,写好教育随笔,积累教育智慧,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学习,努力从理论层面上引导教师对实验课题产生背景、科学依据、教育思想、实践价值全面把握,实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 2、编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 编制调查问卷,并选择50个样本进行调查,了解幼儿当前交往能力的发展水平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存在的实际问题形成的主要因素。 3、采用互相分享交流的方法,构建课题交流平台 各成员进行研讨,并将各个心得体会交流出来,并能够将自己的教学活动计划分享,推荐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玩的游戏。充分发挥了大家的积极性,资源共享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好的交流资源。 三、课题研究成果 1、理论成果 (1)形成“幼儿交往能力”调查报告。(见附件) (2)我们认为制约幼儿存在实际问题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学习兴趣、家庭教育、认知方式、表达方式等。 (3)我们初步提出的解决策略有:充分的利用家园共育的方法,促进幼儿在家和幼儿园共同成长。发现幼儿在园存在的问题,提炼出教学思想。探索教育模式,提高幼儿能力的培养。 2、实践成果 (1)促进幼儿学习能力的的提升。在区域活动中能够学会积极分享,并且和同伴交流,在自主能力方面有很大提升。
(2)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带动了活动的开展。在研究实践中,教师努力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为自己的教育行为,升华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 |
||
|
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
四、课题研究的疑难困惑 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有以下问题需要注意,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1.我园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虽然都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培养方法有效,但理论水平略显不足,缺乏理论上的依据和支持,缺乏专家的指导。
五、课题研究的后段设想 1、继续抓好理论学习,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2、切实抓好课题研究的管理,对课题研究状况不断进行认真及时的调查诊断。 3、继续深入系统的开展课题研究,优化教学体系。 4、加强集体备课的力度。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互相探究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教学点滴,解决疑惑,交流经验。 6、成果展示要具体:实验报告、论文、教学案例、教学故事和经验总结等。 7、随时积累整理课题研究中的过程性资料,以免遗忘。
|
||
|
能否按期结题 |
能按期结题
|
||
|
专家的指导和建议 |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