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班幼儿合作能力的初步研究
(2017-07-03 16:56:55)|
立项号 |
|
课题名称 |
关于小班幼儿合作能力的初步研究 |
|
|
负责人 |
田 婷 |
所在单位 |
品格浐灞半岛幼儿园 |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强调要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也从社会关系中提出幼儿与他人的关系是合群、互助、合作、分享、同情,学会合作是儿童进入社会,成为未来主人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也是促进幼儿社会化的一个基本途径。而我国现有的国情是大多数家庭的孩子属于独生子女,家长工作生活压力较大,遇到问题很少与孩子沟通交流,解决问题简单粗暴,使得我们的孩子也缺乏最基本的沟通能力、合作意识。独生子女,在家庭生活中所有的人都以幼儿为主,养成他们做事多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合作交往意识差,沟通能力较弱,甚至有的孩子存在攻击性。 意义: 刚入园时,这些三岁左右的孩子从家庭走进幼儿园,有哭的、有闹的,也有不哭不闹的,但也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用猜测的眼神看着老师,根本谈不上去主动交往。为了让幼儿打消顾忌,让他们把对父母的依恋转移到老师身上,把对爱和安全需求放到老师身上,因此,我们三位老师每天不管有多累,总是以和蔼可亲的形象出现在幼儿面前,很快这些孩子适应了幼儿园集体。小班的孩子有了初步的社会行为,但还不能象中大班幼儿那样进行相互交往。他们主动交往的意识不强,初来幼儿园只会自己玩,大部分幼儿都出现自私、独霸的现象,不同别人一起玩,也不能让别人把自己桌前的玩具拿走,尽管这样,还是经常发生孩子之间挣抢玩具的事,告状声络绎不绝。这就说明孩子还没有分享、交往的意识。面对这种现状,作为老师除了给孩子提供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还要教会孩子如何与人交往,于是我们就从最基本的做起,所以我们品格浐灞半岛幼儿园提出了《关于小班幼儿合作能力的初步研究》的课题。 |
|||
|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
关键词:小班、合作能力、初步培养 研究范围:3-4岁小班幼儿 方向和角度:合作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人共同完成的某种工作或任务行为,他需要人们之间做事要合一,不能随心所欲。教育学家乌申斯基也说:"没有兴趣地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幼儿探求真理的欲望。"那么,如何培养幼儿对合作的兴趣呢? 就是要珍视孩子的好奇心,让幼儿感觉到与人合作是一件有趣的事,激发幼儿想尝试与人合作的欲望。帮助幼儿克服不良心理,大胆与幼儿交往合作。以幼儿园小班幼儿为研究基础,是个体对合作的主观的有意识的体验和感受,具有心理和生理反应的特征。 |
|||
|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
课题研究的步骤: 步骤: 1.准备阶段(2017年6月):广泛发动,深入学习,成立课题组,确立研究方案。制定教学目标、内容及系列活动计划,撰写实施方案。 2.实施阶段(2017年7月—2018年11月):课题组成员认真实施研究方案,开展课堂教学交流、评比、总结、归纳经验,形成阶段性成果。 3.总结阶段((2018年11月——2018年12月):整理研究材料和数据,完成课题报告和论文的撰写,申请课题结题。 具体安排: 1.2017年7月:课题组成员了解课题,明确分工 主要包括:1、介绍本课题的具体工作计划;2、课题组成员了解课题内容、意义、各自负责内容。3、学习指南领域小班幼儿合作能力方面内容。4、填写各项问卷调查表。 2.2017年8月-12月:实施初期计划。 3.2018年1月——3月:撰写中期报告,整理各项资料。 4.2018年4月——7月:实施中期计划。 5.2018年8月:整理各项资料。 6.2018年9月——11月:实施后期计划 准备结题报告 7.2018年11月——2018年12月:整理研究材料和数据,完成课题报告和论文的撰写,申请课题结题。 |
|||
|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
1.撰写研究报告。 2.论文《浅谈小班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 3.教育随笔、孩子心情的变化记录画册 4.教师、家长感悟、亲子手抄报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