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上媚外放毒,岂能放任不管?
(2023-03-24 12:22:57)今年以来,网上连续曝光了两位陈姓老师在课堂上媚外放毒事件,都遭到了学生的抵制或举报,学校也着手处理这两位老师。整个事件经过,留给人们的印象是:教师中存在崇洋媚外、三观不正的人,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生能及时识别错误言论并采取行动加以制止,是思想觉悟高的表现,值得欣慰;学校正视问题并着手处理,履行了应尽的职责,舆论还在等待最后的处理意见。发现问题,岂能放任不管?
但是,有几人轮番上阵,反对处理老师。最先跳出来的是政法大学叫杨帆的教授,他说:学生的错误比老师更严重。抢话筒是暴力行为,是法律问题,要处分。当时已有很多人进行了评论,我这里不去说他了。
最近又跳出来一位叫“夏侯恒福”的,发了一个视频:《学生搞老师,任何时候都不是好事,需要警惕》,他比杨教授厉害多了,他的矛头不是指向学生,也不是校方,而是······是什么呢?暂且留个悬念。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让我们来边看他的视频,边听我说一点意见。
他说:“视频开头啊,先开个玩笑:兔年,不利于陈姓老师,宜留意!很多人信这个的。刚才那个玩笑背后的事情,我相信大家都知道。真的是一点都不好笑,甚至于说,非常的悲哀。”
他说,“非常的悲哀”,莫非“兔死狐悲”?要我说,老师课堂上媚外放毒,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学校本不该发生;发生了,就该处理,如果学生和学校听之任之,任其泛滥下去,那才是“非常的悲哀”。
再听他接着说:“有个成语噤若寒蝉。蝉是夏天之物,你看叫得多欢实。到了冬天,一声都叫不出来。社会心理学有个效应,就叫寒蝉效应。”
他突然说到“噤若寒蝉”“寒蝉效应”。是说,处理老师,会带来“寒蝉效应”,就没有人敢讲话了。这话说的,太危言耸听了。我们是实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国家,人民当家做主,有充分的言论自由,哪来的“寒蝉效应”?如果说,老师课堂上媚外贩毒,被学生识破、制止,被学校处理,弄得这个老师再也不敢在课堂上胡言乱语了,如果产生这个“效应”,那就非常好,就是要有这个效应。
再下来的一段话比较长,也比较隐晦,需要仔细识别。我的洞察能力有限,暂且说说看。
这段话大致有3层意思。先说“中国人对于政治是特别敏感的,在于这个特殊的国情。”“政治敏感”,在他嘴里成了一个贬义词语。举报、处理老师,是学生、校方政治上过于敏感了。“这个特殊的国情”是指什么?我以为,是暗指党的领导。因为我国的特殊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于这样的国情,听他口气,似乎是不满的。
第2层说“社会向何处去呢,那又全在于导向。······问题在于什么呢?在于检举告密或者抢话筒,这个时候校方怎么处理。这非常关键。······他们选择了同一种处理方案。”他的意思,这个“导向”错了,会形成他前面说的“寒蝉效应”。那么,什么导向才是对的呢?难不成老师课堂上媚外放毒,学生学生抢话筒、检举,校方不处理老师、反而处理学生,才是正确的导向?
大家注意:最要害的第3层来了,他说:“我希望你也不要因此而怪校方。如果你处在校方的位置,设身处地想一想,差不多也是如此。政府在这两起事件当中,没有人露过面,也没有说过一句话。大家都看到了,对不对?所以说,很多人就很郁闷呐。都不知道要怪谁。但是,又感觉到哪里不对劲,说不上来而已。”
说到这里,“图穷匕首见”,视频的矛头指向谁,傻子都明白了,就是怪政府嘛。老师媚外放毒的不受指责,反而怪起政府来了,真是岂有此理!但他没有直说,而是故意运用隐晦的手法进行表述,企图制造出政府压制言论自由、人们不敢说话的气氛,通过煽情的手段,诱导人们痛恨压制言论自由的政府。戳穿他的鬼把戏,其阴险狠毒的嘴脸便昭然若揭了。
视频的最后一段说:“学生搞老师,在任何时代,都不是一个好现象。表面上看受害者是老师,起码从这两个事情所表现出来的就是这个样子。其实不然,真正的受害者将是广大的学生。这个风气如果不及时刹住的话,贻害无穷。我们所失去的,恐怕是未来!”
同样一件事,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情况。立场不同使然。但要说“受害者”,他当然说错了。老师课堂上发表错误言论,学生发现,学校处理,老师怎么成了“受害者”呢?如果老师正确对待学生的发现、学校的处理,认识并能改正自己的错误,那就是件好事,不是“受害者”而是“受益者”嘛。学生发现老师的错误言论,从而进一步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政治识别能力,就更谈不上“受害者”了。如果学生听信老师媚外放毒言论,那才是不折不扣的受害者呐。所以,“不是好事情”“真正的受害者将是广大的学生”云云,完全是颠倒黑白、混淆视听的谬论。
视频最后两句话,想必是他的点睛之笔。我们把它反过来说,就能化腐朽为神奇,成为警世名言,我就借用来做结束语吧:教师课堂上媚外放毒,如果不及时刹住的话,贻害无穷。我们所失去的,恐怕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