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文学的楷模

(2022-12-15 15:19:21)

 


去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光明日报》6月22日和24日连续发表了两篇重磅文章,一篇是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吴义勤的《百年中国文学的红色基因》,一篇是《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的《让人们重回百年文学现场——写在“红色经典初版本影印文库”出版之际》。两文总结了百年来中国文学发展进步的历程,列举了大量百年来的名作家、名作品,并作简要评价。两文相当于勾勒了一部我国百年文学简史,而百年来那些名家名作就是中国文学的脊梁与楷模。

我们说百年来的名家名作是中国文学的楷模,根据吴梁两文的论述,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他们自觉地遵从了我们党确定的我国文学发展的方向。

确定我国文学发展方向的,自然离不开两个“讲话”。一是:1942年,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为政治服务的方向,从根本上解决了为什么人的问题。这一讲话不仅深刻影响了解放区文学创作,也对新中国的文艺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二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他号召广大作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强调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

二是他们真实地反映了我们党、我国人民的百年奋斗历程。

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国统区到解放区,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从改革开放到新时代的今天,中国新文学始终与党同步、与革命同步、与时代同步、与历史同步,书写了百年奋斗的征程。这些名家名作在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服务革命、服务人民、服务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为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建设事业、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三是他们形象地书写了党的百年历程中各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讲好党的故事是中国新文学的神圣使命党一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最精彩的中国故事,是中国新文学最重要的写作资源和书写对象。中国新文学史某种意义上正是形象化的党史、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史和改革开放史。党的百年历程中各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在百年文学中得到了生动形象的书写,并产生了一大批红色文学经典。

百年中国文学成功塑造了众多经典性的典型人物,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谱系。在这众多的人物谱系中,具有红色基因的英雄形象最为光彩夺目。他们是民族精神的化身,是党性和信仰的化身,是人格力量的化身,是百年中国新文学的魅力之源。

四是他们生动地彰显了坚定的信念和信仰。

百年文学经典,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坚定的信念和信仰。在一位位文学大家创作的红色文学经典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字里行间理想的闪光,信念的力量特别是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中国人民依靠这些一步步走到今天的胜利

五是多方面地体现了文学艺术上的探索。

时间是艺术的试金石,经典作品之所以难以被时光泯灭,既在于其思想内涵具有穿越时空的力量,也在于其在艺术探索上有能够为后世铭记的独到之处。百年经典中不少作品虽出现于特定年代,最初被赋予演绎革命历史以及教育民众、激发革命精神与热情的使命,却因在艺术上的精益求精,成为传诵已久的名篇。

以上五个方面,都是中国现代文学成就的宝贵经验,对当代和未来的作家都具有根本性的启迪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求我们“坚持守正创新”,中国文学当然也要“坚持守正创新”,而百年来名家名作正是“守正创新”的楷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