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经方柴胡桂枝汤系列医案选编(110)
(2025-01-25 10:31:47)
标签:
文化教育杂谈 |
柴胡桂枝汤加制附片仙鹤草(5)
由不能行走到精神焕发,中间只差两剂柴胡桂枝汤
(从乏力到精神焕发)
患者:马某。性别:女。年龄:52岁。初诊:2020年5月19日。
现病史:乏力周余,身不能站,由老公抱持腰部来诊,不能自己行走。
查: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浮,指凉。
方剂:柴胡桂枝汤加制附片30g、仙鹤草60g。剂量:2剂。
方组:制附片30g(捣),柴胡60g,制半夏20g,黄芩20g,党参20g,炙甘草20g,桂枝20g,赤芍20g,仙鹤草60g,生姜20g(切),大枣6枚(掰)。
煎服方法:加冷水2000mL,泡40分钟以上(泡透),大火煮开,小火再煮40分钟,去渣,余下600mL,分三次一天热服。
禁忌:牛奶、酸奶、饮料、绿豆、绿豆芽、辛辣、生冷、寒凉、猪肉等制品。
复诊:2020年5月21日,乏力大减,走路有力,精神好转。
查: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浮,指凉。
方剂:续方14剂,柴胡桂枝汤加制附片30g、仙鹤草60g。
按:此患者初诊时,诊脉后,因患者无力行走,其老公以“公主抱”把患者抱到旁边候诊椅上去,服两剂药后,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与两日前判若两人。
很多类似的症状,只找直接病因,仿佛并不明显,舍弃局部,放眼整体,或者说舍末求本,很多时候,柳暗花明,峰回路转,问题反而更好解决。
本例虽乏力至不能站、走,然据舌脉知其本为“感寒”,在原体质基础上,诸症加重而致。
此处脉浮为在表,弦者,知其已不是“伤寒一日,太阳受之”的太阳病,乃旧有宿疾之外现之脉,或早期失治,留有宿疾,新受外感,即至此也。指凉者,有少阴之倾向,加之萎靡不振若此,故加制附片,防止直陷少阴也。
两剂药服后,患者行走有力而来,而知方证的对,人自然好转矣。
(黄建明老师推荐讲解医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