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奇的柴胡桂枝汤医案选编(1)

(2024-10-22 09:48:51)
标签:

文化

教育


气短7年的救人英雄与拯救危难的白衣天使

患者:杨某。

性别:男。

年龄:76岁。

初诊:2020年4月10日。

现病史:自述接不住气,夜里气不足。

查:舌尖红点、舌淡红,苔厚腻,左关脉弦浮数,脉力可,指烫。

方剂:柴胡桂枝汤(红参方)。

剂量:5剂。

方组:柴胡60g,制半夏20g,黄芩20g,红参20g,炙甘草20g,桂枝20g,赤芍20g,生姜20g(切),大枣6枚(掰)

煎服方法:加冷水1400mL,泡40分钟以上(泡透),大火煮开,小火再煮40分钟,去渣,余下600mL,分三次一天热服。

禁忌:牛奶、酸奶、饮料、绿豆、绿豆芽、辛辣、生冷、寒凉、猪肉等制品。

患者补述:2017年,曾因此病到某省级医院求治,未效,后到本院中医科开中药治愈,自述“忘不了医生的好处,内心可感激了”。

并述,本病起因于10年前在红薯窖内救人,因缺氧而休克,随即在乡卫生院抢救,护士长为其做人工呼吸方才救活,之后一直气不足,云云。

查阅本例于2017年12月15日来诊,自述夏天因胸闷到某省级医院,县某医院及本院输液、吸氧而未效,后到中医科摸脉诊断,服中药十几剂,治愈,至今未犯病,云云。

按:所言接不住气,夜里气不足者,实为胸胁苦满之临证表现之一。

笔者从脉证着眼,不拘于症状,证罢则症状消,人好了则病愈。 

医圣言: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引述《伤寒论》第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抟,结于胁下。正邪纷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笔者曾论及本方在当下社会的应用缘由,其中谈道:若晕厥、若醉酒、若要风度不要温度者,皆易被寒所伤。此处引述,不正如休克时血弱气尽,腠里开之状态?

仲圣云脉、证、治,且观此病脉证弦浮而有力,当知外证未去,故而柴胡桂枝汤证显矣。 (师推荐解读医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