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柴胡桂枝汤医案选编(1)
(2024-10-22 09:48:51)
标签:
文化教育 |
气短7年的救人英雄与拯救危难的白衣天使
患者:杨某。
性别:男。
年龄:76岁。
初诊:2020年4月10日。
现病史:自述接不住气,夜里气不足。
查:舌尖红点、舌淡红,苔厚腻,左关脉弦浮数,脉力可,指烫。
方剂:柴胡桂枝汤(红参方)。
剂量:5剂。
方组:柴胡60g,制半夏20g,黄芩20g,红参20g,炙甘草20g,桂枝20g,赤芍20g,生姜20g(切),大枣6枚(掰)
煎服方法:加冷水1400mL,泡40分钟以上(泡透),大火煮开,小火再煮40分钟,去渣,余下600mL,分三次一天热服。
禁忌:牛奶、酸奶、饮料、绿豆、绿豆芽、辛辣、生冷、寒凉、猪肉等制品。
患者补述:2017年,曾因此病到某省级医院求治,未效,后到本院中医科开中药治愈,自述“忘不了医生的好处,内心可感激了”。
并述,本病起因于10年前在红薯窖内救人,因缺氧而休克,随即在乡卫生院抢救,护士长为其做人工呼吸方才救活,之后一直气不足,云云。
查阅本例于2017年12月15日来诊,自述夏天因胸闷到某省级医院,县某医院及本院输液、吸氧而未效,后到中医科摸脉诊断,服中药十几剂,治愈,至今未犯病,云云。
按:所言接不住气,夜里气不足者,实为胸胁苦满之临证表现之一。
笔者从脉证着眼,不拘于症状,证罢则症状消,人好了则病愈。
医圣言: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引述《伤寒论》第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抟,结于胁下。正邪纷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笔者曾论及本方在当下社会的应用缘由,其中谈道:若晕厥、若醉酒、若要风度不要温度者,皆易被寒所伤。此处引述,不正如休克时血弱气尽,腠里开之状态?
仲圣云脉、证、治,且观此病脉证弦浮而有力,当知外证未去,故而柴胡桂枝汤证显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