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彦《大医至简—伤寒论》评注选系列(62)
(2024-06-25 07:12:19)
标签:
文化教育 |
黄儒兴整理
闻道人评注
四逆散
318
四逆散方
甘草(炙)
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剂量太小。】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本质是气机闭阻
前面说过的四逆是津液大虚,不能到四肢末端,产生的四逆证。【这是说四逆汤证,功能低落,津液亏少。】那有没有其他的原因产生四逆呢?还有现在说的这个:津血虽然不虚,气机闭阻了,不能外达,于是出现了四逆的证。【这是说功能不低落,津液不亏少。】至于其他的证,都加了个或字,意思是有可能会有,不一定都有。【可能是后人补入的。】
“或咳”,气机闭阻引起的肺气不宜;“或悸”,气机不能外达,津液气化受限,心下便有悸动之感,这里可以理解为如同汽车遇到阻力开不过去的反应,这是能量在努力发动;“或小便不利”,向外不通,小便自然也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里外原为一体之运行,外不通里则也不得下,则腹痛,或有腹泻且坠胀排不干净的滞重感,此为下重。
这些“或”有之证都不是四逆散证专有的,在别的情况下也很常见。比方咳嗽不一定是气机闭阻;心下悸有可能是津液虚,或有水饮;小便不利有可能是湿证;腹痛泻痢有可能是淤血或宿食。
【四逆散证的本质是气机闭阻,这是正确的。此方是少阳病中的方剂。其机理就是气机功能紊乱,往往是突然紊乱,多由情志所致。当气机功能紊乱之后,由于交感神经高度亢奋,气血处于闭阻停滞状态,出现四逆。由于缺气少血出现腹痛,严重的可以加炮附子振奋循环。柴胡、白芍、甘草鼓动副交感神经去制约极度兴奋的交感神经,枳壳促进自主性运动,使本能系统的运动恢复正常。如此气机闭阻可以解除,升降出入恢复常态。桂林本:口苦,呕逆,腹胀,善太息,柴湖枳实芍药甘草汤主之。后世许多疏肝理气的方剂多从此方派生而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