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希彦《大医至简—伤寒论》评注选系列(55)

(2024-06-15 06:46:21)
标签:

文化

教育


黄儒兴整理

闻道人评注

 

辨太阴脉证并治

从这一章开始讲三阴病。

三阴病脉象的补

三阴病一言以蔽之就是:脾胃病,津血虚少,人体对疾病呈现出消极衰退的反应。

三阴病都是功能低落,津液亏虚的病。人体对疾病呈现出消极衰退的反应。这句话很重要,这不就是在说功能低落吗?这句话不应该藏在后面,应当主动放在前面才是。

我们说过,临证上辨表里病位,一般问证准确精细;辨阴阳,最准确的是脉。简而言之:诸如细、弱、虚、空之类血管里血少的脉是阴病的脉;反之不是阴病。哪怕脉象迟缓,只要血管里的血充实,也不可断为阴证;哪怕脉象躁数,只要血管里血虚少,要么是阴证,最多也就是阴虚阳亢,也不可断为阳证。所以血管里血的多少是判断阴阳的关键。

判断病性的阴阳,一般来说不难。

因为《伤寒论》论病不是每条都提及脉象,往往略去,但“脉证相应”是《伤寒论》的大原则。以上便是作为对三因脉象的补充。

《伤寒论》的整体思想就是七象合参。在病中看脉象,通过脉看病势,相互印证。

太阴病之总纲

273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心胸下结硬。【既然是阴性病,哪有下之的道理?

此条为太阴病之总纲。

胃口好便不会往阴证转

陷入阴证必定因津血虚;津血虚必定有脾胃虚,,饮食不能生化为气血。太阴病的病位为里,亦可理解为里阴证,所以太阴病的总纲里首先提到的是脾胃系统的反应。

“腹满而吐,食不下”如果前提是阴证,这是脾胃系统的运行能力很弱了,胃虚寒而不能运化便会吃不下东西,吃下去的也不受纳便会呕吐出来。腹部也是胀满的,肠道也不运作了。第270条说过,如果患者胃口好便不会往阴证转,所以这里首先说的是胃口问题。

【太阴病是伤寒胃肠病的阴性病理过程。】

寒泻和热泻

“自利益甚”,患者腹泻严重,腹部时而会隐隐作痛。这是寒泻。热泻一般会有排下有力,屁多屁响且大便偏臭,肛门灼热之类的反应;寒泻虽然也难以自控,却不感觉到排下有力,也不会屁多而臭。

【阴性病,胃肠功能低落而拉肚子,叫寒泻。】

虚寒的腹痛喜按喜温

“时腹自痛”,这个腹痛也须和实热的承气汤证腹痛区别开。除了隐隐的间歇疼痛这个特点外,虚寒的腹痛喜按喜温,按腹部或用暖水袋暖腹部会觉得舒服,因为里面没有热。实热的腹痛不喜按不喜温,按之痛剧。所以腹部的证应该是要按诊的,现在运用的人不多了。

【阴性病,胃肠功能低落,“时腹自痛”,叫里虚寒。】

结硬也是一种人体的自保模式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这时候如果再用下药,就会胸下结硬。我们应顺应人体来分析,这种结硬也是一种人体的自保模式,它用一种痞结状态阻止身体的能量继续上下流失。这里的结硬和结胸的区别是,因为只是寒水之结,并无结热。

【结硬是误治造成的功能低落。张仲景是不会用误治来界定太阴病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