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伤寒论》辨少阳脉证治分享7(少阳病纲领3)

(2023-05-20 08:14:51)
标签:

文化

教育

本章为少阳病的辨证纲领和治疗原则。

7.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本条在原著第266、267两条。本条的太阳不解是指太阳症状结束而出现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是太阳传变少阳。尚未吐下是指少阳过程中未用吐下法,少阳病禁用吐下发汗温针。如果误用了这些方法柴胡证消失,而出现种种变证:如悸而惊、胸满烦惊、心下满不能食、心下满而硬疼、谵语、身重不可转侧等症,此为坏病。所谓坏病,是指错误的治疗而导致的不良后果。这需要了解所犯何种错误,用适当的方法予以治疗。治法见后。

8.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本条在原著第270条。此条是热伦家的言论,。《内经•热病论》的六经传变为一日一经,依次相传其规律为: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伤寒三日则三阳传尽,四日为太阴病期。太阴病腹满而咽干,不能食而呕。今其人能食而不呕故知太阴不受邪。这是热论的理论,与伤寒六经完全不同。

9.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

本条在原著第271条。郭老说:这条也是热论家的言论。热论三日为少阳日期,少阳脉小不知为何欲已。伤寒少阳病无固定的日期,此条与“伤寒二日阳明脉大”同为热病论理论。

10.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烦躁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本条在原著第269条。本条也是热论家的言论。烦躁身热为热论三阴证。伤寒阴性过程为无热恶寒。这条不是伤寒论法理。

11.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睡眠,目合则汗。

本条在原著第268条。这条也是热论家的言论,文中列举的脉证不是三阳合病的症候。

12.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时。

本条在原著第272条。此条也是别派的言论,郭老说:临床中从不见有这种规律。解释见太阳篇中太阳欲解一条。

13.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本条在原著第264条。少阳中风即指伤寒少阳病。耳聋目赤非少阳的必发证。但胸满心烦为少阳主证。胸满不是可吐证,心烦也不是可下证。若误以胸满心烦为可吐下证,而误吐误下则发惊悸。误吐下发惊悸是为坏病,救逆之法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此处所讲的内容,主要来源于本人恩师郭生白大医所著的《伤寒六经求真》,根据本书产权代表的声明,书中内容可以用于公益传播,如果从事营利性活动应当经授权,本人传播的中医知识,纯属公益,不带任何盈利性,目的是:把大德们的临床经验传播给大家,让大家有病自己治,免受庸医危害。由于水平有限,阐述的内容肯定有不到之处,恳望智者、大德指导、指教,末学将不胜感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