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辨少阳脉证治分享1(概说1)
(2023-05-09 10:11:38)
少阳病是伤寒病三焦气机病位的阳性病理过程,由于其病位的功能特性,表现为气机调节失常的病理趋势。
关于少阳病的病位,都以为在半表半里。“半表半里”一语出自《伤寒论•太阳篇》,原文:“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伤寒论》第148条)本条的一系列症状:头汗出微恶寒是太阳表证;心下满,大便硬是阳明里证;口不欲食脉细者为少阳证。这确实是三阳合并的过程,太阳表证可汗解,但脉细为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大便硬为阳明里证可下,但少阳禁下。所以《伤寒论》上说:“可与小柴胡汤”,小柴胡汤不治大便硬,所以又说“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这是说服过小柴胡汤后,太阳、少阳证解除,若不能神清身和,大便一通即可解。从文意上符合六经法则。郭老说:从此为至非少阴也,这七十六字为后人注语,误入正文,因为这种说法,没有病理根据,也没有指导实践的意义。(待续)
(此处所讲的内容,主要来源于本人恩师郭生白大医所著的《伤寒六经求真》,根据本书产权代表的声明,书中内容可以用于公益传播,如果从事营利性活动应当经授权,本人传播的中医知识,纯属公益,不带任何盈利性,目的是:把大德们的临床经验传播给大家,让大家有病自己治,免受庸医危害。由于水平有限,阐述的内容肯定有不到之处,恳望智者、大德指导、指教,末学将不胜感激!)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