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辨阳明脉证治分享33(继发性杂病)
(2023-05-08 11:17:23)
标签:
文化教育 |
阳明病发展过程的继发性杂病,非伤寒病因造成的病理过程。但由于这些继发症候与阳明病有着连续关系,所以是伤寒病的临床学应有的内容。郭老编排过程中,在伤寒六经中析出杂病部分,列于本经篇末,以利读者学习。
六、便秘
便秘为大便干燥、排便艰难的一种症状。这里指的是在阳明过程中,由于津液丧失,造成结肠干燥而排便困难。这与阳明病之下夺病势有本质的区别。便秘症不存在功能亢进与代谢增高的病理反应,它只是阳明过程中的继发症。
1.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猪胆汁皆可为导。
本条在原著第233条。郭老讲:阳明过程中,因自汗出或发汗,小便自利,津液枯竭而致大便硬。因伤寒过程已经结束,即使大便硬也不可用承气汤攻下,因为承气汤攻下的目的并不是硬屎,而是胃肠的病理物质。所以须等自欲大便,以蜜煎导而通之,或以土瓜根、猪胆汁都可以用于导通大便。
蜜煎导法:
食蜜140毫升
上一味,在铜器内微煎之,稍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著,侯可丸,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当热时作,冷时硬;以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又:大猪胆一枚,泻汁,和少许法醋,以灌谷道内,如一食项,当大便,出宿食恶物,甚效。
2.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本条在原著第247条。郭老讲:本条是凭脉断病,难以理解。看其文词不是张仲景文字,亦非伤寒理法。历代注家多指为王叔和孱入文字。虽然如此,但麻子仁丸甚是可取。
麻子仁丸方:
麻子仁40毫升
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小,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麻子仁丸治习惯性便秘甚效。上药丸润肠利气通便,治便秘腹满,或大便秘硬腹满而疼。
(此处所讲的内容,主要来源于本人恩师郭生白大医所著的《伤寒六经求真》,根据本书产权代表的声明,书中内容可以用于公益传播,如果从事营利性活动应当经授权,本人传播的中医知识,纯属公益,不带任何盈利性,目的是:把大德们的临床经验传播给大家,让大家有病自己治,免受庸医危害。由于水平有限,阐述的内容肯定有不到之处,恳望智者、大德指导、指教,末学将不胜感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