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辨阳明脉证治分享29(继发性杂病)
(2023-05-02 17:00:06)
标签:
文化教育 |
阳明病发展过程的继发性杂病,非伤寒病因造成的病理过程。但由于这些继发症候与阳明病有着连续关系,所以是伤寒病的临床学应有的内容。郭老编排过程中,在伤寒六经中析出杂病部分,列于本经篇末,以利读者学习。
二、热入血室
热入血室是妇女在伤寒过程中值经期所发生的子宫蓄血性炎症过程,为伤寒过程中的继发性杂病。
1.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
本条在原著第143条。本条的中风发热恶寒是太阳病理过程,在太阳病七八日间,热除身凉脉迟为太阳病理过程结束。而经水适来胸胁下满,如结胸状即心下满按之疼,或自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疼。谵语者,是为热入血室,此乃太阳病中适值月经初来,子宫局部蓄血,刺期门以减其病势,期门为肝之募穴,位于第六肋间隙距正中线3.5寸处,斜刺0.5至0.8寸,禁深刺。
2.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此为热入血室也,无犯胃气及上焦,必自愈。
本条在原著第145条。本条与上条症状略同,都为经水适来,都有谵语。上调指示刺法,此条指示勿以谵语而误认为阳明证用下法,也不要因为胸胁满而误用吐法,误吐伤上焦气机,误下伤胃家气机,所以告诫无犯胃气及上焦。此证是子宫蓄血,待淤血下尽则自愈。
3.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但头汗出者,刺期门,堕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则愈。
本条在原著第216条。此条子宫蓄血继发于阳明阶段。“阳明下血谵语者”并不是阳明病本身有下血,而是下血前为阳明病,而下血谵语则为热入血室,下血是指经水适来,经水适来即子宫下血。郭老讲:刺期门以泻经气之实。
(此处所讲的内容,主要来源于本人恩师郭生白大医所著的《伤寒六经求真》,根据本书产权代表的声明,书中内容可以用于公益传播,如果从事营利性活动应当经授权,本人传播的中医知识,纯属公益,不带任何盈利性,目的是:把大德们的临床经验传播给大家,让大家有病自己治,免受庸医危害。由于水平有限,阐述的内容肯定有不到之处,恳望智者、大德指导、指教,末学将不胜感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