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辨阳明脉证治分享17(阳明病下夺病势)
(2023-04-08 14:37:09)
标签:
文化教育 |
阳明病下夺病势是伤寒阳明病的最高阶段。或愈或死在此大致结束。在此理法很完备,辩证非常缜密。治疗非常精致。郭老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经验,在本章收录32条,症状变化各有等差。以变化的观点看,32条各有特殊;以不变的观点看,32条又都相同。从特殊性看,有调胃承气汤证、小承气汤证、大承气汤证。大小调胃承气汤所治之证各不相同。如果从其共性来说,三个承气汤皆是热结在里的下夺病势。在本章中,郭老先从诸证的变化而知其不变的角度,再进一步从其不变扩大对其变化的认识。为了让大家掌握,编者可谓是费尽心机。
9.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愠愠欲吐而胸中疼,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此先时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
本条在原著第123条前半部分,原著为“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愠愠欲吐,而胸中疼,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疼,微溏者,此非柴胡汤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调胃承气汤。”。“太阳病过经.....”是指太阳病理阶段已过。“愠愠”是情绪不快有含怒之意。“欲吐而胸中疼”略似结胸。然而结胸不应大便溏。这是一个很不典型的症候。如果在这些证候出现前曾极吐极下,那便一切了然;妄吐造成胃气上逆而欲吐胸疼;极下又是以丸药下之,所以虽大便溏而里热不去。正因极吐下而一误再误掩盖病情。欲吐、便溏是药物造成的反应,腹满心烦胸疼知为里热,所以用调胃承气汤。
(此处所讲的内容,主要来源于本人恩师郭生白大医所著的《伤寒六经求真》,根据本书产权代表的声明,书中内容可以用于公益传播,如果从事营利性活动应当经授权,本人传播的中医知识,纯属公益,不带任何盈利性,目的是:把大德们的临床经验传播给大家,让大家有病自己治,免受庸医危害。由于水平有限,阐述的内容肯定有不到之处,恳望智者、大德指导、指教,末学将不胜感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