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群书治要》之《老子》治要下经《德经》学习分享(16)

(2022-04-19 09:31:51)
标签:

文化

教育

【原文】《老子》: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白话】人君过多的设置很多禁忌,民众智慧就会贫乏。民众掌握越多锐利器物,国家就会越混乱。领导人喜欢奇伎、巧设,邪奇的器物就会滋生兴起。法令、政令越彰明、严苛,违法乱纪的事情就会越多。如果我不去刻意而为,上行下效,民众自然会归于自然;我自然安静,民众自然会安定、正直;我不去扰乱百姓,而民众自然会富足;我不去追求奢华,民众自然会趣向淳朴。

【解读】这段话,我们如今的人更应该好好体会体会,我们如今很多方面正体现在这段话里,特别是处于领导岗位者,真能做到这些,你将是个非常了不起的领导者。让人遗憾的是,我们脱离中华文化已经太久了,几十年来,被西方文化的毒害太深了,直到今天真正醒悟的人不是很多。末学是个愚钝的人,但是个幸运者,有幸接触了中华文化,接触到了大德们的讲解及其教诲,非常感恩这些大德们的引领,感恩古大德的相助!我们一定不要警惕,如今的网络和电视,正在不断侵害着民众思想意识和道德标准,末学这几年基本不看电视,家里人看电视剧时,会不经意间浏览一下,很遗憾的看到别有用心者“处心积虑,垂死挣扎,愚弄人民”那种想法,这不是危言耸听,很多电视剧宣扬的那一套,普通人看不出来,觉得很好玩,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仍然是在宣扬西方的那一套。为了掩盖现代医学拙劣,用电视剧把自己演得好像多么高风亮节似的,拙劣之极!看看我们如今的状况,医院越盖越大,医生越来越多,可越来越治不好病,造成的倾家荡产者,却是越来越多。一些电视剧,丑化国学文化,编剧和导演你了解多少中国文化,就敢搬上屏幕,说句不好听的话:胆大包天!自毁前程!看后我是很痛心的。下面我们看看《群书治要》是如何讲的。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群书治要》讲:“天下,谓人主也。忌讳者,防禁也。令烦则奸生,禁多则下诈。相殆,故贫也。”《群书治要》讲,“天下”,指的是统治者,领导者。“忌讳”,设防,防止,也就是说,为了防止某些事情发生,人为设置很多禁令、规定。由于禁令太多,太繁杂,反而使很多奸诈事情发生。这一点,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现实中太多这样事情了,可人们却视而不见。规定、制度越多,被欺诈的情形也多。祖宗告诉我们的这些道理,是很好的处世之道,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一点。人心都倾向于这些,大智慧就进不来了,哪有不贫穷的。“人多伎巧,奇物滋起”,《群书治要》讲:“人,谓人君也。多伎巧,刻画宫观、雕琢章服,下则化上,日以滋起也。”这里把多伎巧,解释为雕刻、彩画宫室,楼台,把这些地方装饰得富丽堂皇;穿戴的服饰装饰的华丽、奢侈。这一点,我们如今已经到了甚的地步,不知羞耻毫无节制,这种做法并不是好现象。它继续讲到,大众会把这种做法,演化成一种风俗,各种奇奇怪怪的情形,会逐渐滋生起来。由此看来,我们一定要注意,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想到会产生的不良后果,古训告诉我们:“不计其利,先审其害。”我们如今一些做法正好相反,往往是先计其利,却很少去审其害。国家号召我们,学习历史,末学认为这是决策者的大智慧,我们一定要认识过去的历史,懂得自己文化,知道我们民族的智慧所在,这样我们才会立志弘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法令滋章,盗贼多有”,《群书治要》讲:“法,好也。珍好之物滋生彰著,则农事废,饥寒并至,故盗贼多有。”这些话,真可谓苦口婆心,慈悲之至。《群书治要》讲:“法物滋彰,盗贼多有。”这不正是我们如今存在问题的症结吗?祖宗早就提醒我们了,告诉我们了!我们却还去犯这样的错误,愧对祖宗呀!我们这是智慧吗!希望大家去体悟。

(本文采用了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群书治要》线装本原文,主要参考了南怀瑾老师的《老子他说》和杨永胜主编的《国学经典大全集》。由于学识浅陋,见闻浅薄,加之自身的愚钝,不到之处肯定很多,恳请您批评教诲,多多指教,将不胜感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