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辨太阳脉证治分享3
(2022-04-16 22:08:52)
标签:
文化教育 |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这两条是太阳病理阶段中的两个病势类型,一个张仲景医圣命名为中风。一个命名为伤寒。就是为了区分而起了“中风”、“伤寒”两个名字。其实说白了,中风就是一般性的感冒,比伤寒要轻,因为他说“恶风”;伤寒就是病毒性感冒,仅此而已。上一讲,末学已经说过,别小看感冒,如果误治,或者治疗不当,后面很多麻烦也都和它有关。两个都冠以太阳病,那就说明,它们都有第一条的特征。第三条,由于无汗脉紧则是血管收引之象,弹博有力,此正是脉管收引、汗腺收闭,发热恶寒无汗的特征。因这两种证候有太阳病的同一性质,但一为脉浮缓,汗出;一为脉浮紧,无汗。有汗无汗之一证不同,在治疗上亦不同。文中“恶风”和“恶寒”只是病情轻重不同,并无本质不同。这一点也看出,古人用语的艺术,一个字的不同,就把病情区分开来。我们一定要记住,不要死在文字上。郭老说:“仲景常中风与伤寒互言、合言,而立法用药必根据脉证表现,绝无一例是根据病名用药的。”也就是我们不要被病名左右。无论中风还是伤寒,凡是有太阳病的一般性质,有汗者用解肌法,无汗者用发汗法。这两个病势类型,区别就在于有汗与无汗。这一点我们一定要缕清。
(此处所讲的内容,主要来源于本人恩师郭生白大医所著的《伤寒六经求真》,根据本书产权代表的声明,书中内容可以用于公益传播,如果从事营利性活动应当经授权,本人传播的中医知识,纯属公益。由于水平有限,所阐述的内容肯定有不到之处,恳望智者、大德指导、指教,末学将不胜感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