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利用激光作为攻击武器的这个概念其实最早源于冷战时期的星战计划,不过这个理念虽然是美国先行提出来的,但是在研发的过程和进度上,中美之间的差距却并不如外界想象的那般巨大。反倒是美国作为这个概念的发起者已经在某些方面远远的落后中国。
http://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18/26839fec5fc5515497ed36ce7a791f4dx500x298x34.png;,3,jpegx;3,700x.jpg在这一项目上,
美国最早成型同时也是知名度最高的激光武器是ABL和ATL,这两款激光武器都属于机载型,ABL是用于针对超远射程的导弹的拦截,而ATL则是针对地面目标。不过即便是基于大、中型运输机作为搭载、运输的平台,这两套激光武器都面临着体积庞大的窘境,虽然在技术层面非常容易建造,但是在实战表现却非常差,因此早早下马。
但是这并没有打消美国研发激光武器的决心,在2014年,第一架能够真正作用于实战的固体激光防御性武器被安装在该国的登陆舰:庞塞号上,并且随后进行了大量的末端拦截试验。不过正当美国开始庆祝自己已经率先迈入热武器的新时代之际,我国的军工人却给他们当头泼了一盆大大的冷水。
http://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18/3514846584851ef8db5abb5a8ca804e3x500x300x87.png;,3,jpegx;3,700x.jpg在这一项目上,
因为早在60年代我国已经上马了代号为640-3的激光武器计划,目的就是用于针对导弹和航天器的拦截,虽然在后期因为资金和相关技术不成熟而遗憾取消,但是却因此收获了大量的宝贵经验。
尤其是在90年代我国自行研发并成功打造出了全球唯一的KBBF晶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保持了技术垄断地位,反观美国直到2016年才堪堪达到KBBF晶体自产的程度,而这时我国早已经改良出全新一代的RABF晶体,正式与美国在此类项目上实现了代差式领先。
http://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18/a1237bbccd66b05bdaea4261642523a4x501x300x103.png;,3,jpegx;3,700x.jpg在这一项目上,
而随着我军陆续在国内各个军事要地部署了最新的激光兵器之后,已经完全可以实现对超过1000公里以上的轨道目标进行打击,不仅是包括了射程极远的弹道导弹,更将太空中的卫星纳入了射程,并且在多次的实战测试中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种武器将会陆续的出现在我军的战舰和战机上,成为我国在军事领域的相关技术迈入世界前端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