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军事军事杂谈军事杂谈博客军事杂谈的博客军事杂谈微博 |
分类: 军事杂谈 |
1943年,英国军方希望设计一款具有强大装甲能力,配置76.2mm火炮,且越野能力强大的坦克,以便压制德国的装甲部队。两年后,该坦克被研制出来,并第一时间送往欧洲战场,不过那时二战已经接近尾声,坦克派不上用场。
二战后,英军发现,40吨级坦克依旧不能抵抗88炮的直射火力,于是开始谋划设计重型版。最终研制的重型版坦克叫百夫长MK7,在1953年改造成功。而到了20世纪60年代,L7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问世后,所有百夫长都配置了L7,使得它的威力如虎添翼。
据悉,百夫长坦克车长10米,宽3.3米,因此体型小巧应变灵活。此外,它在公路上最大速度为每小时34公里,可连续行程102公里,持续作战能力强。最重要的是,在有准备情况下其可涉水2.74米深,车体前后上下左右装甲厚度足够,并装备了L7、防空武器以及烟幕弹等。
研制出来后,百夫长坦克受到了各国欢迎,比如如今埃及、澳大利亚、丹麦、约旦、以色列等国军队,陆军都装备了一定数量,而从服役以来,它先后参加过印巴战争、中东战争以及黎巴嫩战争等,其中表现最突出的,就是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
1973年,以埃及、叙利亚为首的阿拉伯国家,为了夺回之前被以军占据的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率先对后者发起偷袭,并选择在犹太人实行禁食的10月6日当天开战。当时,阿拉伯方陆军主要有苏联支持的T54、T62以及PT76坦克,而以色列军队有美国M60巴顿、英国百夫长和AMX。
其中,从性能上来说,苏联的T62与百夫长基本不相上下。只是在戈兰高地一战中,以军仅用100多辆改装过的百夫长,就将叙利亚军队600多辆架T62、T55打得溃不成军,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也正是由于这样,以色列军队如今仍装备这一陆战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