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有感

(2022-09-21 14:18:14)

近期阅读了一本《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书,通过一点点翻阅,一点点的品味,深深感到内心的一种触动,这是一本爱的书,真正诠释了一种爱的教育,对于我们这些从事幼儿教育的人而言有着许多的思考和感悟

在李老师的书中有对孩子至高的爱,在她的心中,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纯净的种子,种子如何发芽、如何成长来源于浇灌者。所以,孩子犯得切错误都是父母无知、不重视而造成的。首先应受到教育的应该是父母,只有父母拥有了健康、科学的教育观,幼儿的教育质量才能提高。

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们要知道孩子的认知状况与心理特征。就是儿童还不能理解自然的规律,社会的秩序,教育者所要做的就是既要理解又要有耐心,放手让孩子依照自己的努力认知,“经验”到“规律是不能由人的意志所转移的。如果我们用“教”的方式告诉了她,就会切断她进一步思考的可能,久而久之他就会丧失思维能力如果过于干预,不但会使孩子失去探索精神,还会给他们造成心理问题。

此外,很多家长喜欢充当孩子人生的设计师。从孩子出生,到上学,到选择,到就业工作,家长都预先设计好了他的人生发展轨迹其实,家长为孩子设计人生道路是出于好意以免孩子走弯路。家长总是担心如果让孩子自己做决定,肯定会犯错的,总想着“孩子现在喜不喜欢没有关系,等他们长大了就会明白我们的用心的”。但是不知不觉中,家长的过度干预和控制,会变成孩子发展道路的绊脚石,压缩孩子成长空间,使得孩子没有机会和动力自主探索和开发潜能。研究发现,当目标由自己设定而非他人强加时,孩子会更愿意付出努力,动力更强。若孩子缺乏自我探索,只懂服从父母或他人的安排、变成他人期望的样子,他们往往畏惧改变,遇到挫折时容易逃避问题、丧失目标和信心。

作为老师,要有颗赤诚的爱心。李跃儿“爱对于教育的意义就像光,始终教育着整个教育的过程。”“爱不是教育的一部分,而是教育的前提。”在教育工作中老师与父母对于孩子要怀有颗赤诚的爱心,并且这种爱是意识不到存在的一种自觉状态。只有爱孩子,才会真正的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孩子,做孩子的天使,而不是上帝只有爱孩子,才会用爱和智慧来唤醒孩子,在孩子的心灵里播种下爱的种子。

读完这本书我还有一个感悟教育,既不是像应试教育里的强制灌输知识,也不是自认为给孩子报舞蹈班钢琴班就可以......而是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在爱的基础上给予帮助。比较,给孩子多一点自由和空间,或许他能飞得更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