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学衔接,助力成长

(2022-06-22 20:29:29)

通过学习本次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我感受颇深。文件中提出,坚持儿童为本、双向衔接、系统推进以及规范管理的基本原则,同时围绕身心准备与适应、生活准备与适应、社会准备与适应以及学习准备与适应等四个方面,明确了发展目标、具体表现和建议。为科学做好幼小衔接指明了方向。幼小衔接一直以来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热点话题,是关乎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和破解小学化问题解决的核心要义。

幼小衔接的主体不仅仅是幼儿园方面,还包括家庭以及小学、社会等多方;在衔接内容上是比较丰富的,不仅包括知识的学习,还包括行为习惯以及学习品质等多方面。《指导意见》强调,小学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等作为招生依据,坚持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幼儿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不得布置读写算家庭作业,不得设学前班。

为了防止把小学教育内容和方式简单搬到幼儿园,要改变过度重视知识准备、超标教学、超前学习的状况,规范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的教育教学行为,合理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做好科学衔接。要进一步引导教师树立科学衔接的理念,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做好生活、社会和学习等多方面的准备,建立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期待和向往。

身为教师的我认为,上过幼小衔接班的孩子在开学初期适应环境的能力确实会更强但在进行了一定时间的学前教育之后,孩子们逐渐有了学习意识,差距并不会太大。就像是跑步比赛有早晚起步的区别。但学习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起步早的不一定是第一个到达终点的。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及时了解家长在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方面的困惑问题及意见建议,积极宣传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政策要求,宣传展示幼小双向衔接的科学理念和做法,帮助家长认识过度强化知识准备、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内容的危害,缓解家长的压力和焦虑,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积极配合幼儿园和小学做好衔接。

总之,解决好幼小衔接问题幼儿教师既要以学前期幼儿的心理特点为基础,又要考虑小学教育对学生的要求预先为下一阶段幼儿的学习发展创造条件,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让幼儿健康快乐全面发展。同时,幼儿教师要引导家长为孩子的未来着想,为孩子的终身发展着想,配合教师的工作,做好幼儿进入小学的准备,使幼儿顺利地渡过这一“困难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